冒襄趁機把一些不懂的地方向黃曉請教。
黃曉從朱由校口中得知朱由檢加入了冒襄的團隊,他方才知曉隊伍里居然有了明末四大公子之一的冒襄。
黃曉憑著他的學識,一一解答。
冒襄觸類旁通,很快就解決了他此前的難題,心中對賢王的學識當真的敬佩得五體投地。
問到燈泡的時候,黃曉猶豫了一下,“這個有些難度,這裡面的燈絲還好解決,那是一種叫做鎢的金屬,化學書裡有。”
冒襄等都是點頭。
“先生,可是既然可以解決燈絲,而我們大黃莊也可以生產……”
眾學子紛紛點頭,也有人若有所思。
黃曉笑而不答。
冒襄突然叫道:“是了,燈絲被點亮後,會發出光熱,這燈泡裡若是裝的空氣,恐怕不妥,先生是這樣嗎?”
方以智也道:“而且這玻璃也應該不同,若不耐熱,恐怕有炸裂的可能性!”
左懋第沉吟了一下,道:“我們用油燈的時候,燈罩上會產生黑色的菸灰,這燈絲既然會發熱,會不會也產生黑色的煙塵,可是我見先生帶過來的又沒有這個現象,難道是我猜錯了嗎?”
其餘學子也是七嘴八舌的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黃曉一笑、“同學們都問得好,我總體說明一下,正如冒襄所說的那樣,這燈泡最早被髮明的時候,人們就發現了,發光的時間不太長,燈絲就會被燒燬,而玻璃的品質若不夠,的確也會有炸裂的危險,後來人們就改用了耐熱的玻璃。”
“再針對短時間就會被燒燬的情況,有人進行了改進,把空氣都抽走,使燈泡裡面成為真空,這樣鎢絲就可以發光很久了,但因為技術的緣故,若沒有抽盡,燈泡玻璃壁,就會出現黑色的情況,若裡面的氧氣過多,還容易燒斷鎢絲,導致燈泡損壞,無法使用!”
“再後來,人們發現在裡面充一些特殊的氣體,就可以很有效的避免這種的情況,而且使用壽命變得極長,這些氣體被稱為惰性氣體,回頭你們自行去檢視書中的記載。”
……
黃曉簡單的把這其中的難題一一剖析了。
冒襄嘆道:“學生當時還以為這小小的燈泡應該很簡單,哪知道會用到這麼多的學識,且難度還不低,是學生孟浪了,這樣看來,還真不是短時間可以研發成功,不過,我等既然知曉了原理,只要給我們時間,我們一定可以做出來!”
黃曉笑道:“科研就是要攻破一個個的難關,只要我們保持激情,總會有收穫!我們還有大把的時光,一步步的來,終究有一天,我們心中所想的都會實現!”
眾人齊聲行禮。
“多謝先生的教誨和鼓勵!”
就在此時,劉林氏帶著人進到了房間。
為首的自然是劉林氏,此外,吳村長菊花娘,朱聿鍵,朱由檢,另外加上一個六旬左右的老漢。一共是五人。
眾人進來行禮。
莊子裡,莫名其妙的舉行防盜演習,這自然瞞不過朱聿鍵,加之他和朱由檢毗連而居,當劉林氏過來的時候,他也隨著朱由檢一起過來了。
眾學子也是好奇不已。
黃曉想了想,也沒有避著眾人,也算是一個現場教學了。
黃曉走到檯燈旁燈光最亮的一張課桌旁。
他把兩個課桌並在一起。
“諸位,今日傍晚時分,有惡徒潛入農五莊,企圖對我大明不利,經過初步判斷,乃是頑固官紳所為,他們抗拒新政,想繼續趴在百姓身上吸血,陛下和我得知之後,都極為憤慨!”
黃曉把此事定性,說了出來。
方以智,左懋第等都是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