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世子朱聿鍵乃是後世隆武帝。
是朱元璋的九世孫。
輩分比朱由校高三輩。
此時年方二十三歲,父為唐端王,端王身子不適,此次上京由世子替代。
朱聿鍵在朱氏宗室裡面算得上是傑出的人才,其有忠君愛國之心,崇禎九年的勤王,他是第一人,耗費家財,募兵數千入京救援,也因此被多疑的朱由檢軟禁數年!
其主持的南明隆武朝,兵敗被俘後,絕食而亡,其氣節可嘉!
福王朱常洵乃萬曆帝三子,原本有機會被立為太子,並由此引發國本之爭。
後來朱由校的父親萬曆帝長子朱常洛繼位為帝。
福王遷往洛陽就藩。
此時朱常洵三十九歲,輩分比朱由校高一輩。
兩人隨著宋晉入了乾清宮。
進到乾清宮,就見到和朱由校相對而坐的黃曉。
“拜見陛下,拜見賢王。”
“王叔平身,世子平身。”
“賜座。”
兩人都是受寵若驚,道謝。
朱由校笑道:“兩位稍坐一下,朕與賢弟先說說話。”
“陛下請自便。”
朱由校點點頭,看向黃曉。
“賢弟,今日的朝議是這樣的……”
朱由校把今天的經過都說了一遍,特別是他改變的地方,也和黃曉說了。
黃曉笑道:“沒想到一次沒上朝,又被按上了教育部的官帽子,哈哈。”
朱由校微微一笑。
“權宜之計,若賢弟有合適的人選,到時候再退位讓賢,朕也不想賢弟太過操勞。”
“賢弟,愚兄這些安排有沒有什麼問題?”
黃曉搖搖頭:“都還不錯,其中劉懋所說的琉球使者的問題,在陛下沒有回來的時候,我和娘娘說過,這一批使者都是倭寇假扮,其實琉球早已經被倭國所竊占,已經十來年了!”
朱由校勃然大怒:“混賬!琉球國自古都是我華夏藩屬,倭寇狗膽包天!此國果然野心極大!朕第一個就要滅了此國!賢弟,你詳細和朕說說,這是怎麼回事?”
黃曉把先前和張嫣說過的再複述了一遍。
朱由校冷冷的道:“又是欲加之罪!他們征伐高麗,被我大明萬曆帝所敗,就藉機勒索琉球!琉球國君乃是大大的忠心番邦!朕必護佑之!”
“而高麗,哼!不說後世,就是我朝,就三番五次出兵救助!留著始終是不妥,只有並於我大明疆土,才能震懾宵小!賢弟先前的高麗策,朕還有些猶豫,現在,哼,就這樣辦吧!”
黃曉贊同:“倭國乃必滅之國!正好,他們自己找死,怨不得旁人!這叫做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