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大明朝的官場,這就是大明朝的高官。一個浙江如此,那大明朝的其他官員呢?
會比他們好嗎?
在朱厚照看來不會,肯定只會比這更差;即便是好,也好不到哪裡去。
沒有一個官員經得住調查,只要去查,全有問題。
這種現實讓朱厚照有一種無力感,這也是他憤怒的來源。
至於那個先生,朱厚照一猜就能猜到是哪裡的人。他能夠把絲綢的運走,說白了他就是個走私商人,而且還敢刺殺自己。
這種人要說和江西那邊沒關係,打死朱厚照都不相信。
否則他的糧食從哪裡來?
可以說現在整個江南幾個省份,情況估計都差不多。
可能原本情況還沒有這麼糟糕,可朱厚照在揚州和鹽場的清洗行動終究還是留下了一些手尾。
當初朱厚照並沒有去抓他們所有人,並沒有一查到底,結果現在江南大亂。
這些人顯然沒有悔改,在沒有販賣食鹽的買賣之後,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別的地方。
其中一部分就跑到浙江來弄田了,然後出海走私;其中激進的那些人可能就和江西那邊勾結上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爆發出來的威力和破壞力顯然大得多。
按住了手中的刀,朱厚照的目光明滅不定。
他現在已經不想在這裡再浪費時間,原本還以為能再拖一些年,等著寧王造反。可是現在看來已經不能拖。
寧王的實力發展非常快,壯大的也很厲害。
倒不是說自己沒對寧王怎麼樣,即便讓他再發展一些年,朱厚照也不害怕他。
只是朱厚照已經不能再讓寧王在將來這麼攪和,如果真的這麼攪和下去,到時候整個江南就不能要了,自己只能派大兵到江南來洗地。
這麼好的地方徹底洗一遍,對自己來說是個很大的損失。
那就一次將寧王逼反,利用這一次的機會,讓他徹徹底底的去死。
看了一眼站在身邊的劉瑾,朱厚照開口說道:“拿筆墨紙硯來,給本宮研墨,本宮要寫信。”
“是,太子殿下,奴婢這就去。”劉瑾不敢怠慢,連忙答應道。
很快東西就拿了過來。
這第一封信朱厚照自然是寫給自己老爹的。
在信裡面,朱厚照沒有絲毫的隱瞞,將這邊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都告訴了老爹,然後也寫上了自己的猜測,同時告訴老爹自己準備的辦法。
除此之外,剩下的信是寫給自己的心腹大臣的,讓他們配合自己這一次行動。
至於朱厚照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給寧王換一個封地。
大明不是已經收復了大寧嗎?那裡不就是你寧王的封地嗎?
現在還給你,你是去呢,還是去呢?
這是朱厚照的釜底抽薪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