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張柬之緊張籌劃復辟李唐大計的時候,武曌的病情加重了,甚至在晚上恍惚看到黑白無常前來勾魂攝魄,感到命不久矣。
知名大德法藏急忙趕到岐州法門寺,開啟舍利塔,捧出佛骨舍利,於神龍元年正月十一日,送到洛陽明堂,希望佛骨舍利能夠釋放大慈光,發出無邊法力,治好武曌的病,為她延年益壽!
佛骨舍利請來了,雲海石佛珠戴上了,大悲咒也念完了,然而武曌的病情還是沒有什麼好轉。武曌揮手讓大德們退下,自己乘輦回到迎仙宮集仙殿休息。
武曌的病情時好時壞,張柬之等不及了,決定按照計劃發動兵諫。
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和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率領左右羽林兵五百餘人到玄武門集合,派遣李多祚、右散騎常侍李湛和內直郎、駙馬都尉王同皎前往東宮迎接太子武顯。
武顯多疑,不肯出來。太子不出面行不行?
顯然不行,因為這次行動的旗號就是奉太子令誅二張,如果太子不出面,則師出無名。如果強行闖入玄武門,包圍迎仙宮,就會背上亂臣賊子、以下犯上、以臣弒君的罪名!這個黑鍋,任何飽讀詩書的人都不願意背,也不敢背。
李湛站在門外大聲說:“二張反道亂常,即將圖謀不軌,宗社危敗,只在須臾之間。諸將和南衙執事剋期誅翦,伏願殿下暫至玄武門以副眾望!”
武顯回答:“二張悖亂,確實應當誅滅,但是聖躬欠佳,寡人擔心驚動聖人,公等且止,以待後圖!”
女婿王同皎著急了,喊道:“先帝將神器交付殿下,卻橫遭幽廢,人神同憤,到現在已經二十二年了!今天我們已經聯絡好北門和南衙禁軍,同心協力一起誅殺二張,恢復李唐社稷,臣恭請殿下暫至玄武門,以副眾望!”
李湛又說:“諸將棄家族共宰相同心努力匡扶社稷,殿下怎麼忍心陷他們於鼎鑊?眾心不穩,請殿下速速出來親自遏止!”武顯只好出來了。
王同皎扶抱武顯上馬,在眾將士的簇擁下來到玄武門。眾將士齊呼殿下,鼓舞雀躍,砍斷玄武門門閂而入。
張柬之帶兵進入迎仙宮,逮捕張易之和張昌宗,拉到玄武門城郭下斬首,然後進入集仙殿,環繞侍衛。
聽到眾人的腳步聲和號令聲,武曌突然驚起,問:“是誰在作亂?”
張柬之早有準備,從容應對:“張易之、張昌宗謀反,臣等奉太子令誅殺他們,恐有漏洩,所以事前不敢報告陛下。稱兵宮禁,罪當萬死!”
武曌看見太子武顯,說:“原來是你?小子既已誅殺,可還東宮?”
武顯沉默不語,桓彥範急忙進言:“太子怎麼能夠再回東宮?過去天皇以愛子託付陛下,今日太子年已五十了,居東宮過久,天意人心都思念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所以共奉太子誅殺賊臣。伏願陛下傳位太子,以順天人之望啊!”
這番話說得綿密連貫,武曌竟一時無言反駁。
李湛是李義府第四子,六歲時任職周王府文學,現任職右散騎常侍、左羽林將軍。武曌見李湛也在,說:“你也幫助誅殺易之嗎?我待你父子不薄,不想會有今日!”李湛俯首不能對。
武曌又對崔玄暐說:“其他人都是因為別人的引薦而得以進階,只有卿是朕親自擢升,怎麼也在這兒呢?”
崔玄暐對道:“臣在這裡就是為了報答陛下的大恩大德呀!”武曌這時疲勞已極,又倒下睡著了。
張柬之指揮羽林兵抓捕張昌期、張同休、張昌儀等人,抓到一個斬首一個,與張易之、張昌宗一起梟首於天津橋南。
這天,相王府司馬袁恕己跟從相王武旦率領南衙禁兵在神都戒嚴,逮捕鳳閣侍郎韋承慶、正諫大夫房融和司禮卿崔神慶等張氏黨羽下獄。
二十三日,武曌見張柬之、崔玄暐等人在集仙殿輪流值班守夜,不肯離去,無奈下制令太子武顯監國。
武顯任命袁恕己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分遣十位使臣攜帶璽印和文書到各州宣示慰問,又命地官侍郎樊忱前往長安報告廟陵。
二十四日,武曌傳位於太子武顯。
二十五日,太子武顯恢復李姓,即皇帝位於通天宮,大赦天下,唯張易之黨羽不在赦免範圍,被周興、來俊臣陷害的人,全部昭雪。內外文武官加兩階,三品已上加爵二等,大酺五日。
相王李旦加號安國相王,進拜太尉,太平公主加號鎮國太平公主,仍賜實封,通前滿五千戶。李氏皇親原先被髮配籍沒的,子孫都令恢復屬籍,量敘官爵。又放出宮女三千人,除舊佈新。
二十六日,武曌徙居上陽宮,李湛留宿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