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聖山。
百里寂不願破鏡而損害青聖山與塵世,劍遁一起,元嬰跟隨,帶著鎮世之威壓,飛入高空,向著仙罰之地而去。
半個時辰後,仙罰之地,成就元嬰之沙丘。
隨著百里寂修行道行不斷的提高,墓碑不在為掩蓋氣息,原因無他,只因成就元嬰,亦能轉換萬千靈氣,遮掩其跟腳所在。
一個時辰後。。。
一團混沌雲霧懸浮於空,內中時有震爆雷音,電芒閃爍,觀之好似回得那闢地開天,萬物初生之際。
隨那天地間無窮靈機自四面八方湧來,其勢越展越廣,越張越大,蔓延開去,漸漸籠蓋數萬裡達到了驚人的十萬裡方圓。
此時百里寂神意沉浸於一玄境之中,渾不知身在何處,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然每每心神一轉,霧雲之中就躍過一道霹靂驚電,靈機一吞一吐之間,便有氣流滾蕩。
元嬰置身於氣流當中,吞吐無限,元嬰身逐漸壯大,最終化身為千丈之軀。
整整三百六十五日,轉足周天之數之後,這團混沌玄氣被元嬰吸納才緩緩收斂,重還入軀殼之中。
百里寂霍然睜開雙目,這剎那間,似有紫灰色電芒閃過,這天地間,也似忽閃爍了一下。
他負袖憑虛而立,看著面前滾滾沙海,茫茫天地,感受著軀殼之內那似能攪動乾坤的滂湃劍元法力,不由暗忖道“述記上曾有言,成得煉虛,便可‘一念興雷霆,呼吸動風雲’,眼下看來,卻非刻意誇大之語。”
他心下卻是生出萬般感慨,難怪世間之人,萬千元嬰修士只有不到一人成就上鏡,真乃萬中無一,成就煉虛道君之難,如登天也不為過。
隨他踏入上境,自然得了種種妙悟,許多以往觀之不明之事也是霍然開朗。
修真界萬古以來,就有三境,十二階之稱,下境,道基,龍虎,金丹,元嬰,這一境,根骨青蓮品階,最為重要,無有上好的青蓮品階,就無法修行,乃是根本,自然道決也不可缺,有根無法,就如薪火無材,有法無根,恨天不公。
而每一個境界都是夯實根基,一步走差,萬劫不復,休想入那上鏡,而到了上鏡,早已脫去凡胎,根骨便可有可無,這一境看重的是各人的感悟,道行等等。。。
七百年,不說此前攀道之艱辛,就是成得煉虛之時,那靈機也並非憑空得來,卻需得問身外索取。
不入煉虛。卻不知煉虛道君之強橫。
此輩個個有崩天裂地之能,舉手之間。便是神通,法力所及,至少也是千里方圓,這根本不是元嬰修士可以比較。
可以說煉虛之下修道人,任你來得多少,翻手一掌就能打死,形如螻蟻一般。
是以其從來不輕易對下境修士動手,一來是顧惜自身。不願自身苦修得來的道果失了,再則這傳出去有損自己臉面,更為重要的是,天下修士無數,若沒一個下境修士被人欺負,自家長輩出面,那天下那還有低階修士能夠存活,豈不天下大亂,要知道上鏡修士也是從凡人,低階一步步修上來的。
到了此境,百里寂深感到慶幸和僥倖,許久歲月前,若不是那上鏡修士不願放下身段,出動的只有一縷化身,此刻,自己怕是死過多少回了!。。。
到得此境之中,便是隨身法寶,許多也是無用了。
他正轉念到此處。卻忽然聽得一聲清鳴,卻是命劍飛了出來。
抬目一望,通體清澈,純暇如琉璃,好似消磨去一層凡塵,更見其真。
此劍與他心意相通,在與他吞吸天地之氣,演化元嬰之時,卻是一同吸納湧來靈機。不知得了多少好處,那一縷真識。已是變得無比活潑靈動。
只是可惜的是,便是如此。要蛻化真正的劍靈,仿似還差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