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淺論》,這是江問道那幾篇關於時空見解的其中一篇文章。
正如章名所言,就是對時空的淺論。內容概要:時空,即時間和空間。兩者“緊密相連”。所謂時間,其實就是大自然中存在著但看不到的(流速)。它遍佈大自然的每一處空間。而所謂空間,即“無處不在”。列如:往小了說,一個瓶子放在桌上,這是因為那裡有空間,瓶子才可以放在那裡。往大了說,人們常說的天地的地,也就是我們居住的星球,它的存在正是因為那裡有空間才得以存在。而天地的天其實也是空間,或者說“空間的延伸”。固,天地=時空=宇宙。
而時間即流速,這裡的流速要這麼形容,舉個列子:兩個一樣能正常活到90歲的人,然後自然衰老而死。如果把其中一個人放在時間流速快一倍的空間裡,那麼,他原本能活到90歲就變成45歲,原本要20歲才發育完全的身體,10歲就提前完成了,這就是時間,即流速。也就是流逝的速度。
而時間遍佈每一處空間,是因為有空間的存在,時間才得以存在。所以也可以說(時空一體)。
而通常在大自然的時間,我稱之為(衡定流速),即平衡穩定的流逝速度,就是說一般情況下,時間的流速是一樣的。這麼說,是因為並非每一處空間的流速是一樣的,比如:在某種未知情況下,大自然的某一處空間會出現(異時空入口),也就是(時空隧道)的別稱。
透過以往歷史發生的相關超自然現象事件的研究發現,我得出以下觀點:一,所謂(異時空入口)不是說有一個類似洞口之類的出現就可以進入(時空隧道),而是在某一處空間當出現(異時空入口)時,不知不覺就已經身在(時空隧道)裡了。二,異時空(時間隧道)的流速和大自然的流速是不一樣的,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在許多年前,當一些人們“誤入”時空隧道(異時空),多年以後,當他們從中出來的時候還是和當年一樣年輕。至於他們為什麼都記不起發生了什麼,我對此的理解是:時空隧道(異時空)的流速,很慢很慢,慢到讓他們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比如說:一秒,兩秒,我們都能感受到它的過去,但千分之一秒呢?萬分之一秒呢?億分之一秒呢?當然,或許時空隧道(異時空)的流速是很慢,但還沒有和現實的時間差異化那麼巨大,而是人們的感知,記憶在“裡面”不管用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也不存在記憶,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多年以後他們迴歸現實,記憶還停留在當年那個時間,而對於自己從過去來到了未來始終很難相信。三,或許有人會說,時空隧道(異時空)的時間就不能是靜止的麼,這樣一來,當誤入“裡面”的人們從中出來,沒有記憶,也不知道過去多久,不也很正常麼。
對此,我的觀點是:時間是不存在靜止的。
所謂的現在,過去,未來只是一個概念化,因為時間無時不刻都在流逝,都在“過去”。而這裡也引發了一個在理論上超越光速的可能。
《時空淺論》結束語:我可以想象得到,在幾百上千年以後,或許需要更長的時間吧。當人們能掌控準確使用異時空(時間隧道)科技時,去到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遠的未來是完全可期的。至於回到過去,我想,這一點就不要想了,因為,現實的時間總是在過去,所以,無論是多少年以後,如果我們人類還存在的話,無論那時的科技比現在超越了多少,最多最多,只能是無限接近於“過去的那個點”,而這其實已經是未來了。終結一句話就是:過去不可回,未來猶可去。而這裡也引發了一個在理論上超越光速的可能。
最後,江問道在本篇文章還留下這麼一段話:當然啦,要去到未來,對於時空座標可要高度掌握準確,不然,說不定就直接去到未來某海域的海底兩萬裡也說不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