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聰淡淡的說著,手裡的筷子挑來挑去,就是不夾菜。看著盤子裡的魚,他有點反胃,吃了這麼多天的魚,他早就膩味了,正好上岸找點野味吃一吃。
“侯爺這太危險了,要不您上八號船吧!把這些事交給老孟他們,您也知道的,那些蠻夷是沒人性的。”方元立刻出言反對,許傑也擔憂的看著蔡聰。他不像方元哪有,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他更像是那種最忠誠的戰士,將所有想法藏在心裡,完美的執行蔡聰的命令。
“那是一個國,不是什麼蠻荒未開化的土人。本侯可是皇帝陛下的使者,奉命前來討要前隋戰士的遺骸,他們不敢把我怎麼樣,何況這麼多戰士可不是擺設的。讓方牛和老孟去算什麼?他們有什麼資格和一國之主對話?”
蔡聰笑了笑的說著,大唐的人似乎覺得大唐以外的人都是土著,根本不拿正眼看他們。不過大唐確實有這資格,將來有個叫王玄策的帥小夥,就單人滅了中印度,更是將大唐的威望推到天上去。不過這是後話,這小子現在還在書院上啟蒙班呢!
“可是您身份金貴怎麼可以輕易涉險呢?”
方元急的都跺腳了,要是侯爺有什麼擦傷碰著了,他都難辭其咎。
“哈哈……連陛下多年征戰天下都是九死一生,我就冒回險怎麼了?反正你按計劃行事,若是他們不給面子,就不要怪我泯滅人性。”
蔡聰豪邁中帶著一絲不忍,方元拗不過蔡聰,休息一夜以後只好帶著兩條船繼續出發。而蔡聰則帶著全部武裝的新軍登岸朝著平壤前進。方牛帶著蔡聰的手諭快馬朝著平壤城去,若是可以和平解決,自然不會有人願意打打殺殺。
不過真要打起來,蔡聰根本不怕平壤,整個平壤的駐軍加上各家族的私軍。怕是不會超過兩萬人,而蔡聰帶著一萬大軍縱然不能殲滅他們,要全身而退也是易如反掌的。
一萬多人的軍隊所過之處高麗句百姓望風而逃,地面都在抖動,而方牛也到了平壤城外,城牆高且寬又十分的堅固,地勢易守難攻,這是他對平壤的第一印象。不過要是沒有這麼個條件,他們也不可能擋住兩代人君的御駕親征。
方牛沒有得到應有的禮遇,他是代表大唐使者前來通傳的,可是他被冷落在一個小房子裡,半天都沒有人管他。
高句麗現在的王是榮留王高建武,他有些見地從大唐建立初期便進貢過兩次,還將滯留在高句麗的一萬多漢人送回了大唐,給李淵上表稱是因為路途艱難才沒有年年進貢。
再到後來,李世民滅了頡利,他立馬派人前來慶賀,還獻上了封域圖。不過他在高句麗也不是獨斷獨行的主,肘制很多,比如權勢滔天的大對盧淵太祚。
若不是他在阻撓著,高建武或許已經將京觀毀去了,畢竟他們小國寡民惹不起李唐這樣的龐然大物。
“大王,李唐的使者太傲慢了,他們攻打著我們的邊境,這邊卻持節而來,根本沒把我們高句麗放在眼裡。依本大對盧之見,還是拿下他們的使者,殺了警告一下李唐。”
淵太祚站在大殿上誇誇其談,他是那種有很強的種族觀念的人,李唐欺負上門了,那就該打回去,怎麼可以接見他們的使者,這樣豈不是讓人以為他們怕了?
“大對盧此言豈不是對國內百姓不負責任?須知如今大唐乃是一等一的強國,精兵強將無數,與他們作對實屬不智,何況他們不過是想要回一些骸骨罷了,與國無傷,還能交好強國,何樂不為?”
高建武淡淡的說著,他這話也說到了許多人的心裡,跟李唐作對是要死人的,看看突厥的下場就是最好的榜樣。
“大王此言差矣,那個隋煬帝當年發兵百萬何等的威風?可是最後呢?不過是給我平壤城新增了一座京觀罷了!我高句麗坐擁天險,豈是他李唐說打便能打的?若是能打又豈會到今日還在玄菟徘徊?怎麼不打到平壤城來?而是派人來求和要回骸骨。所以李唐不足畏,且由他去吧!”
淵太祚淡淡的說著,一番話令在場之人精神振奮,前隋百萬人都有來無回,如今區區幾萬人還不得全死道上?
高建武眼中閃過一絲悲傷,這般自負自大得罪了李唐是會把高句麗拖入無底深淵的。而大對盧的權勢日益膨脹,如今已經隱隱與他相抗衡了,這讓他憂心忡忡。
“話雖如此,如今李唐既然低頭了,那便給他幾分薄面,需知打仗勞民傷財,對我們沒有一絲好處。”高建武語重心長的說著,打起來對誰都沒好處,沒看只是玄菟被攻打便已經讓多少貴族驚醒了,何況是全面開戰了。
眾貴族面有憂色,那年百萬人打來的時候他們可是親身經歷過的,雖然最後贏了,可是那年餓死了多少人。那時整個高句麗都在鬧饑荒,多少貴族死在饑民的衝擊中,如今想來還渾身戰戰。
“大王所言在理,況且我高句麗也是文華之邦,將使節丟棄不顧,傳出去怕是會讓人笑掉大牙。依我之見還是接見使節,將那些死人骨頭給他們,反正看著也晦氣。”
有大貴族不顧淵太祚怒視的眼神淡淡的說著,不是所有人都會怕他的,特別是這種情況,忍讓會帶來戰爭。
有大貴族帶頭,其他害怕打戰的人也紛紛出言反對,淵太祚冷視一圈對高建武抱抱拳,而後甩袖而去,他在怒其不爭,這些人為了保命,保富貴,連血氣骨性都丟了。
他一走大貴族就嗤笑一聲,高建武對此視而不見,若是一個個和和睦睦的,那他這高句麗王也就做到頭了。
就在他們商議著用什麼規格的禮儀來接待使節的時候,一個士兵連滾帶爬的跑進了大殿,眾人皆皺眉。
“報!城外五十里處出現大批唐軍,此刻正朝我平壤城來。”
“知道了,那是唐國的使節,不要大驚小怪。”高建武淡淡的說著,其他人也是一臉無所謂。
“可是!大王,這批唐軍首尾不相見,起碼萬餘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