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元亨利貞天道之常,仁義禮智人性之綱。”方勉道,“我覺得很有道理,你也可以拿來做依據。”
(出自《小學》)
“這……什麼意思?”
“元者,善之長也。可以理解為最大的善。”
“亨者,嘉之會也。是說一個人良好的德行能使萬物嘉美集會。”
“利者,和也。處於忘掉了喜怒哀樂的寧靜祥和的心態中,叫做‘中’;做任何事情都抱著這種心態,叫做‘和’。”
“貞,你理解為正就好了。”
“而相對應的,這些品質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是仁義禮智信。”
“……”兩人完全聽傻了,失聲道,“師兄,你這也能解釋出來?”
你說谷主能解釋這個我都不一定信好嗎!!
“都是書上說的啊。”方勉理所當然地道,“又不是我自己瞎琢磨的。”
“……”兩人相視一眼,難不成我們書讀少了!?
李涯連忙道:“方師兄,這你都給陸師弟講了天道了,是不是也能跟我講點什麼什麼……”
方勉好笑道:“老先生,您擱這做買賣呢?這‘道’說出來了,就應該遵守去做不是麼?做都沒做,問還有沒有,哪有這樣的?”
“額……”李涯滿臉尷尬,只得道,“那以後有其他疑問,還能像今天這樣向師兄詢問嗎?”
“當然可以。”
“那就好,那就好。”他鬆了一口氣。
有了方勉指點,兩人連忙練習起來。
“遵循天道……如山一般靜……”陸隱靜立在屋前,閉上雙目。
“放平心態……老夫心態還挺平的啊……”
隨即他想到了一句:“處於忘掉了喜怒哀樂的寧靜祥和的心態中,叫做‘中’;做任何事情都抱著這種心態,叫做‘和’……撕……莫非心態放平應該這樣做?”
李涯心中深思:“老朽便以這‘中和’的心態來練習劍訣試試。”
其實,他心中仍舊有些不平,但是轉念一想,這都年過七十了,再不好好練,馬上就塵歸塵、土歸土,隨風而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罷了,罷了……”他心中苦楚,但此時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只見他並指為劍,自顧地練習起來。
隨著他不斷的練習,好像有什麼之前被阻塞的東西,緩緩開始通了。
“通了……真的通了!瓶頸真的通了!”非但如此,他感到所練的這套劍訣,威力比起之前,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與此同時,旁邊的陸隱睜開雙目,口中念道:“浮光掠影,白日遁形,疾!”
整個人瞬間消失!
“我成功了!”
“我突破了!”
兩個人都激動地大喊起來。
方勉連連點頭:“不錯,不錯,以後仍舊這般,會提升得很快的。”
“謝……謝謝!”兩人連忙激動地道。
“不用謝我。”方勉道,“你們今後還得真正按照道理去做,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當中,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提升修為。”
“我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