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十二到十六歲,十六到二十歲的兩組比賽完全是李小傲大哥和二哥的專場秀。
二人憑藉著高深的修為,以摧枯拉朽之勢,往往幾招便將對手擊敗。偶爾有一兩匹黑馬能稍微抵擋一些時候,但最後的結果依舊都是落敗。
比武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圓滿落下帷幕。當然在這場比武當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招式狠辣,出手必制敵的李小齊。
也不是在同齡中便有著碾壓他人修為的李小聖。
對於這二人能取勝,完全就在眾人的預料當中。
能給人帶來驚喜和意外的只有李小傲。
前面的戰鬥他全身沒有修得一絲一毫真氣,依靠遠超同齡人的機智,完美的戰勝了對手,而後藉著戰鬥,順利的踏入了聚氣境,並以一種秒殺對手的姿態完成了他踏入修真之路的第一勝。
以前的李小傲不管在誰眼裡都是敗家子的形象,讓人看不起,人們畏懼的是他的身份。
而這場比武過後,恐怕任何人見到他都會尊尊敬敬的喊一聲“三公子”,而不是敷衍。
祭祀結束,族人散盡。此時,夜已深。
長夜漫漫,人困馬乏。李小傲卻是全無睡意,他此時正沉浸在無名法決的玄妙之中。
修真一道,逆天而為。
境界越高,看的更遠,但同樣也會感覺到在天道之下自身的渺小。
李小傲前世已經站的很高了,他同樣有這樣的感受。
他修煉無名法決,就是想看一看這從古至今,絕無僅有的逆天之決到底有著怎樣的威能,能不能捅破這天!
他想去看一看這天外又有著怎樣的風景。
吸氣,吐納。
此刻李小傲好像是融入到了這方天地一般,每一次的呼吸都與天地一般融洽。
道家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為一,為始。一生二,即為陰陽。陰陽合,為三。陰陽合,萬物生,為四。
所以在道家修真者的眼裡,世界的本源為陰陽。若想去了解參透陰陽,便要親近萬物,融於天地。
足足三個時辰,李小傲氣息內斂。無名法決裡的《道》已經被他參透。
接著,他又在腦海裡回想起了《佛》。
佛家講究五戒。戒生、戒盜、戒淫、戒妄、戒酒。
所以,佛之一道的修真之士給世人的印象大都是苦行僧的形象。
烈日炎炎,長沙漫漫,廣袤無邊,一光頭僧人孤單的行走著,看上去十分的淒涼。
同樣的,苦修生活造就了他們強大的肉體,同階修士中,修佛的肉體要比他人強上無數倍!
李小傲自然不信佛,乃至在他前世,死在他手裡的僧人也有不少。
他看重的是佛家修煉肉身的法決。
低沉的佛號在他口中喃喃而出,他的身後浮現出了一尊淡淡的佛像。
佛像很淡,只有淺淺的輪廓,但氣息卻是純正無比。
佛像緩緩融進了李小傲身體當中,頓時,李小傲眉頭皺了起來,巨大的疼痛之感使他額頭上流出瞭如雨一般的汗,滴滴答答不間斷的滴在了地上。
緊接著,佛像又徐徐地從他體內透出,隨之,他的眉頭也是舒展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