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奧警告似地,瞪了哈迪斯一眼,便重新收拾器材離開了。
“好”
哈迪斯有氣無力地應了一句。
然後他重新看向莫塔裡安。
“我沒事,坐吧.”
然而莫塔裡安仍然站著,原體在長久的沉默後,悶頭悶腦地問了一句,
“所以我們其實是失敗了?”
哈迪斯深吸一口氣,
“並沒有,這次戰役,是死亡守衛的勝利。”
但是是慘勝。
如果排除掉誇張到爆炸的損傷後,這次加拉斯帕的戰役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經典的戰役——在前期的突破星系防禦戰術上。
以少擊眾,慢一步都是死亡。
當一個星系佈滿防禦武器,除了常規地一點點地圍剿硬啃,那麼速戰速決也是另一個劍走偏鋒的選擇。
優點是集中己方兵力,直接撬開對面缺口,直取對方首級。
若是成功,則相較於常規打法,損傷反而會減少。
但缺點是,若是棋差一招,那就是滿盤皆輸。
只要中途猶豫一瞬,或者是敵方成功地阻擾片刻,那麼,對面無窮無盡,淹沒星海的防禦艦隊就會包圍住突擊的死亡守衛,緩慢而不可阻擋地吞噬一切。
莫塔裡安的戰術就是典型的放棄後手,背水一戰。
死亡守衛軍團一大半的艦船都參與了這次戰役,還有全軍團四分之一的兵力。
身為總指揮官,莫塔裡安他甚至自己還在突襲的先鋒佇列。
這個打法哈迪斯差點背過氣去。
若是關係到整個軍團的生死存亡之戰役,哈迪斯當然會說打得好,打得妙,在只有一個軍團的兵力時,莫塔裡安的這種作戰方法自是優解。
但這不是!
莫塔裡安甚至可以選擇不攻打這個星系!
原本帝國陸軍部對於這個文明的側寫和判斷是正確的,那就是這種星系根本不適合單軍團攻打。
最穩妥的打法是三個軍團的包圍戰,慢慢消耗和圍剿。
而這種打法,毫無疑問會是一場血腥的絞肉戰,傷亡絕對會大大上升,但由於是多個軍團分攤傷亡,所以不會使一個軍團承擔太多傷亡。
莫塔裡安的打法,相當於用了“較少”的傷亡(但仍是一個軍團難以承受的),以及賭自己的軍團不會在這場戰役裡被殲滅。
很明顯,結果是他賭贏了,死亡守衛贏下了這場戰役。
可若將這場戰役放到更加宏觀的角度就會發現這就是一場虧本買賣。
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爭取己方更大的利益。
本末倒置,即使戰勝,也索然無味。
哈迪斯複雜地看向莫塔裡安,他突然想起來,在巴巴魯斯上的時候,好像莫塔裡安也從來沒考慮過戰後恢復之類的經濟民生問題。
只是由於死亡守衛解放的速度夠快,以及沒了異形領主壓迫後,巴巴魯斯人的生產力和生育力被大大解放,所以在莫塔裡安統治的時期,巴巴魯斯的人口和文明反而迎來了一個繁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