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功的問題,史辛實在給不出更好的建議,畢竟他和趙雲的路子不同,對槍法更是生疏。但玉真子就不同,他號稱“外功無敵”,又是玉真門的創派祖師,外功登峰造極,自然可以解開趙雲的心結。
史辛當機立斷,把小金銀招來,讓它馱著趙雲飛往思梅山。同行的還有董奉和華佗,離最後的復活時間只剩一個月,他們需要和左慈再次確定復活事宜。
三人準備出發,周泰和張寧卻聞聲走了過來。
原來他們遇到了與趙雲一樣的情況——雖然已經升到八等巔峰,但始終差一個突破的契機。
一路以來,周泰的升級都與史辛息息相關。無論是初入洛陽的黃河練功法,還是龜山島附近的海底練功法,乃至周泰佛門的所有內功,正是史辛佛道儒三大系內功之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史辛對周泰的情況最熟悉。
稍作交談之後,史辛終於明白,原來是兩人的佛法和道術還沒達到相應的水平,還不能從這兩種學術中窺破天機。
史辛決定讓張寧跟著趙雲等三人前往思梅山,說到道術,作為南華老仙座下三弟子,左慈應該是本陣營中所有人的最強存在。雖然他只好雜學,但一切雜學都以道術為根基,其掌握程度並不比張道陵和于吉差多少。而且他早就進入地脈,對張寧的指點應該效果顯著。
張寧當然不願意和周泰分開,聽到史辛把自己支去思梅山,一張小嘴翹得老高。當週泰沉著臉說了幾句之後,只好眼淚汪汪地騎上小金銀。
人在半空,依然撇下一句話:“周泰,我很快就回來了,你等我!”
史辛苦笑,能把升級說得如此兒戲的人,也只有張寧了。雖然她修煉的天分極高,但一直沒把升級當做頭等大事,始終把精力放在周泰身上,能達到這種高度已經算是一個奇蹟。
因此要推動張寧前行,關鍵點還在周泰身上。只要周泰等級上去了,張寧也會緊跟著他的腳步。
送走趙雲等四人之後,史辛開始跟周泰探討升級問題。
“幼平,你一身修為幾乎來自佛法,尋求突破口自然也要從這方面入手。雖然我也略懂一些,但顯然不能教你什麼。”
史辛清楚知道自己的本事,一身抱負,慾望爆表,與佛教的“無慾無求,眾生平等”差之千里。他的專業屬性“佛法”,大部分來自對後世的理解,說到底全靠一些超前的見識。要單論對佛法的精深程度,還不如周泰。
要讓周泰突破,自然不能把這些超前的理論丟擲來探討,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學術混亂,最終演變成自我否定,得不償失。
最應該的是找到一個佛法高深的人,對周泰進行指導。
史辛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普慈老和尚,其次就是戒痴戒貪和尚。如果找不到普慈,只能把周泰送去北海白馬寺。
值得一說的是,白馬寺當代主持戒痴聽了史辛的勸告,一直留在北海弘揚佛法。史辛大力支援,在北海重新建造了一間宏偉的廟宇,比原先的洛陽白馬寺規模更大,取名還是白馬寺。這幾年佛教的發展迅猛,上香者絡繹不絕。
當然,佛教只是聖教的一個補充,史辛曾與戒痴商談,自己給予白馬寺便利的同時,白馬寺的發展理念也不能逾越聖教的宗旨。
戒痴當主持多年,跟不同的官員打過交道,自然深諳其中的厲害關係。諸如“眾生平等”這種理論,雖然說的是終生在輪迴面前人人一樣,但很容易被理解成每個人生而平等,這無疑挑戰了唯我獨尊的皇權,與聖教“皇帝是上帝派下來管理凡間”的理論相悖,是提都不能提的。
佛教畢竟是外來之物,不如儒教在中國的根深蒂固,因此目前佛教最主要的作用還是教人向善,讓人民有另外一種精神寄託。另外一個,佛教中厲害的功法很多,大多都是防禦型功法,史辛也會把擁有相關脈器的人送進去學習,如今白馬寺是一個穩定的人才輸出點。
“當日在鄴城,普慈大師有沒有透露過他的去向?”史辛問道。
周泰搖頭道:“當時大師只說,當我升到九等之後,自然會知道去哪裡找他。”
“這……”史辛一頭黑線,和尚就是喜歡打一些莫名其妙的機鋒,“那幼平知道去哪找他嗎?”
周泰撓撓頭,“屬下毫無頭緒。”
史辛苦笑道:“除了這句話,老和尚還說過什麼?你仔細回想一下。”
周泰冥思苦想,終於想起了什麼,“大師還說過,他要在中原找一處遠離塵囂,充滿佛性的靈山修煉。”
史辛喃喃道:“中原……遠離塵囂……佛性靈山……”忽然眼前一亮,“難道是那裡?”
周泰連問其故。
雖然史辛有一個猜想,但是並不確定,中原名山大川何其之多,而佛性云云,更是捉摸不定。要是按照後世的經驗一一找尋,花費的時間實在太多,史辛只能按照自己對普慈的理解,首選出一個地方。
那就是——嵩山!
這時佛教才傳入中土不久,除了祖庭白馬寺之外雖然也有一些分剎在全國範圍內開啟,但大部分都是很小規模,因此後世著名的佛教名山還沒被開發出來。
相比九華山、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這些後世的佛教名山,史辛更願意相信普慈會把地址選在嵩山上。這個異世三國,學術與修煉一體,既然當初中國功夫的始祖達摩把少林寺作為自己的修煉之地,絕對是有原因的。第八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