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董卓,董仲穎。李儒,你願不願意跟著我們幹?”
站在李儒眼前的董卓豪氣干雲,魅力四射。
他瞬間被董卓折服,忍住內心的激動,“我……我願意!主公在上,受文優一拜!”
“哈哈,快快請起!”
這天晚上,李儒答應了出仕,由此開啟了動盪而傳奇的一生。
而現在……
李儒已經死了,死不瞑目。
賈詡幫這位夥伴兼勁敵合上眼睛,心中一時感慨良多。
也是喃喃自語道:“文優,你又錯了。最重要的不是死而無憾,事實上人生又怎會沒有遺憾?其實,來這世上走一遭已經很不錯了,還有什麼重不重要的呢?”
解決完將領的事,于吉把目光投向諸葛亮,“史辛和蔡琰到底在哪裡?我走之前,可以先幫他們解開太平心法的掣肘。”
如果這句話是在一年前說的,絕對會造成轟動。哪怕于吉之前跟史辛有何仇怨,都馬上被解開,可惜此時史辛等二人不在場。
其實諸葛亮也很想知道史辛的下落。按理說趙雲和史辛留在皇陵接受最後一項試煉,趙雲回來了就是試煉成功了,怎麼不見史辛和蔡琰?
以史辛對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霸業的重視程度,要不是碰上重大事件,絕對不會缺席。
虎牢關大戰是三條戰線中最重要的一戰,幾乎就關係著這場全國戰役的勝敗,其意義非同小可。
見眾人向自己投來灼灼目光,趙雲一臉難色,不知如何作答,只好求助梅姑。
其實不需他回答,在場沒有一個是笨人,很快就從趙雲的表情猜到了不妥。
梅姑眼珠一轉,很快就想到了應付之詞,“呵呵,史辛和蔡丫頭只是躲在一個地方修煉,他很快就可以出來了。四師兄,等你從長安回來再幫他們解開掣肘不遲。”
于吉對梅姑的話奉若聖旨,當即答應。
諸葛亮見於吉要走,不無擔心地提醒,“前輩,何不帶上張道陵前輩,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或許是一直的敵對關係,于吉對諸葛亮的話不太感冒,傲然道:“我于吉還需什麼照應?整個大漢朝對我有威脅的人全在這裡了,難道你還能想出什麼人來不成?”
諸葛亮張了張嘴,他想說的是,最怕你的徒兒沒那麼容易乖乖聽話。
但此話說出來的話,必然得罪了于吉,還是交給其他人說吧。
他看了看梅姑。
梅姑會意,微笑著道:“四師兄,你不是說要幫大師兄解除屍化人的狀態嗎?那需不需要用到血陣?如果要的話,就順便把大師兄帶去吧。”
于吉一拍腦袋,“哈哈,還是師妹想得周全,不然我都忘了。諸葛亮,你們在這收拾殘局吧。但加緊速度,還要去接管洛陽和長安呢。”
梅姑展顏,不經意地提醒道:“還有你那徒弟,他平時陰森森的,一副冷血絕情的樣子,你要多加註意。如果他不肯聽話,你也別跟他置氣,我們這些長輩親自去教訓他。”
于吉倒是對司馬懿很有信心,“我這徒弟外表看上去是有點冷,但一直很聽我話。師妹就放心吧。好了,我要走了。”
此時于吉全副心思放在師兄妹重逢的喜悅上,恨不得插上翅膀馬上飛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