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人,並非單指你的繼承人,還包括你麾下所有文臣武將的繼承人。一般來說,他們的後代都會繼承父輩的爵位,他們將會構成以君主的第二代為代表的權力圈子。”
經曹操一說,史辛立馬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按照中國幾千年的傳統,任何的傳位都只傳給自己的後代,權力如此,財富亦如此。
第一代們捨命拼搏,手中掌握了實權,自然不希望實權旁落,從小就開始培養後代沿襲。
而作為君主,礙於面子也好,礙於大臣的權力也好,總會優先考慮這些第二代。可是第二代們並非每一個都有真才實學,實際上能繼承父輩才能的人遠比民間少,因此朝廷就會慢慢腐敗。
縱觀中國歷史,這樣的例子實在多不勝數。最明顯的是清朝,八旗子弟到最後幾乎就是廢物的代言人。
試問一個朝代又怎能興旺下去
體制,絕對是體制的問題!
史辛立即認識到了關鍵所在。但體制那麼好改嗎?他有前車之鑑,那就是東漢前的王莽改革。那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最終因為太過超前,不符合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得罪了士族階級以失敗告終。
體制要改,但要慢慢進行。而改革體制不能靠一人之力,一定要拉上所有能動用的資源,至少自己的能臣一定要拉上。
諸葛亮長期受自己的潛移默化,算得上一個,賈詡經驗老到,靈活度高,平民出身的徐庶,有改變底層人物遭遇的勇氣……
史辛站在原地,開始構建自己的理想班子。
說實話,曹操雖然在各個方面都有超前的思想,但從大方面來說又怎麼比得上有兩千年文化積累的史辛何況他是考古系高材生,精研各國曆史。中西文化,封建社會,現代社會都是他前世必修的或者親身經歷過的。
“封建社會這個底子絕對不能變,不然就成了王莽;中央集權不能變,這是封建社會的基本標準;嫡系傳承不能變,畢竟自己和臣下乃至整個社會都是傳統中國人……”
一路想下來,史辛發覺可以改變的其實並不多。
“也許可以把體制改為三省六部,再推行科舉制……”
史辛把自己的初步構想拿出來跟曹操分享,曹操驚為天人。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這個在這個時代就有,尚書省也就是現在的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還沒正式形成,史辛的意思是要組建出來,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
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這個時代並不存在,如果按照歷史的正常軌跡,六部會在唐朝的時候正式確立,距今差了五百多年。
三省六部制確立之後,一直沿用到清朝,經過多個封建王朝的實踐,可以說是最適合現在用的。
史辛丟擲如此先進的思想,曹操不驚才怪。但他也非常人也,一點就通,反而給史辛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議,史辛一一記在心上。
這層樓的議題本來是繼承人,最後變成了政治體制的討論,兩人始料未及。
在跨上五樓的一瞬間,史辛的智力大升10點,變成310。
前面四層樓講的分別是文化、進取之心、軍事、傳承,即將到達最後一層,史辛無比好奇,曹操會說什麼呢?
呼~呼~
在踏入樓層的一瞬間,一陣狂風毫無徵兆地刮過,整座樓向旁漂移了一段距離,周圍的竹藤咔咔作響,彷彿隨時都會崩斷。待大風稍歇,大樓迴歸原處,卻因幅度太大而變得搖搖晃晃,咔咔聲越來越大,史辛明顯聽到有部分已經斷裂。
“該死的豆腐渣工程!”
史辛罵了一句,也早有了心理準備,雙腳牢牢釘在階梯,身形隨樓層的擺動而擺動,就像一個倒立的鐘擺。
曹操卻早已登上了第五層。他的心思完全放在這層的物事上,對狂風的突然而至毫無防備,一晃之下,發出一聲驚呼,身子向旁邊側倒。
本來以他的修為很容易能找回平衡,但就在此時,第五層中懸掛好的幾副畫卷突然被吹起,最後脫離了原位,亂糟糟地飄在空中。其中有一幅更被吹向窗臺。
“哎喲,不好!”
“曹兄小心!”
場中先後響起兩聲驚呼,曹操不顧安危,雙足往地上一踏,原本已經失去平衡的身體向著字畫飛去。按照他飛行的軌跡,就算救回字畫也會從窗臺上飛出去。
史辛心念急轉,以曹操原本的修為就算飛出去,哪怕是摔在地上也不會受任何傷害。但今時不同往日,他身患暗疾,很容易出意外。何況樓中只有他二人,萬一摔出個三長兩短,他的手下只會誤會是他出手偷襲,那時跳下黃河都洗不清。
也顧不得搖晃的大樓,飛身而出,剛好拉住曹操的右腿。
此時曹操半個身子已經飄出窗外,雙手死死抱住字畫,驚魂不定。
“曹兄也太沖動了些。”
史辛拉著他穩下身形,幸好現在大樓也已逐漸穩定下來,這一下有驚無險。
“多謝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