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心情不好的時候,毫無徵兆地踢開大門,對劉協一頓毒打,最後揚長而去。
要知道劉協依然是名義上大漢天子,凌辱他有著別樣的快感。
後來司馬懿漸漸也沒了興趣,去的頻率少了。這給其他人制造了機會,上至高官下至太監,誰都可以去凌辱他。只要劉協仍然被關著,生命沒有危險,司馬懿便不再會過問。
深宮之中,什麼人沒有?各種層出不窮的折磨施展在劉協身上,比董卓時期慘了不知多少倍。劉協剛開始的時候也反抗,甚至絕望,想死,後來便沒了知覺。餓了就吃幾口餿了的飯菜,急了就地解決,死不死已經不重要了。
將近兩年之後,大家玩也玩夠了,終是有膩的一天。這裡變得臭氣熏天,就算最低下的太監也不願意來。每日裡,送飯的小太監捂著鼻子開啟門,只需確認劉協還沒死,便遠遠把飯菜扔進來,急匆匆地把門關上。
劉協清楚司馬懿留著自己性命的目的,有朝一日,他也會像董卓一樣,讓自己禪讓於他,只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到他統一全國,就是自己的死期。
也就是說,劉協最終解脫的日子,就是漢朝滅亡的日子。
這是一件多麼諷刺的事情?但劉協已經無暇顧及,皇位和生命,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不久前的某一天,劉協瞪著無神的眼睛到處張望,竟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在他正對面有一個方形的書架,書架上空無一物,但材質一看就非常珍貴。劉協一代君王,眼光自是不差,他也認為珍貴的材質,絕對不是泛泛之物。
進一步推測,這個房間的主人,生前的身份一定很顯貴,就算不是皇帝,也可能是某位皇后或者貴妃。
如果真是這個身份,有這樣的擺設也不足為奇,奇就奇在書架上有一處微微下陷的地方。
要不是被關在這裡時間太長了,這處隆起壓根就不會被發現。劉協覺得很古怪。照理說,如此珍貴的材料做工必定非常精緻,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為什麼會有一個陷落的地方呢?
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劉協提著沉重的鐵鏈走了過去。
雖然是幾步路的距離,劉協彷彿走了幾個世紀。氣喘吁吁地在書架前停下,想也不想地往下陷處按了下去。
不遠處傳來一陣悶響,似乎有什麼機關被開啟。
劉協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會不會是通向外面的密道?一顆心砰砰亂跳,屏息靜氣地向響聲處走去。
他並不擔心被人發現,除了送飯的小太監外,沒人會來這裡。就算偶爾經過,也會遠遠地避開。而小太監在一個時辰之前就來過,也就是說,接下來這一天都不會有人來這裡。
密道門鑲在牆壁上,窄窄的一道,僅容一人透過。經過一條黑暗的甬道,眼前是一個不大的房間,門口處寫著兩個大字“秘閣”。
秘閣頂上鑲著一顆夜明珠,有足夠的光亮照射到秘閣的每一個角落。裡面放置著五個跟外面一模一樣的書架,上面放滿了書籍。有竹簡,有錦帛,有粗糙的紙張,大多都非常陳舊。
劉協對這些書籍並不感興趣,他雖然已經開脈,但修為一直停留在一等。就算這裡藏著曠世奇功,對他來說也是一堆廢物——他壓根就不敢修煉,修為越高,越招人猜忌,死得就越快。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這裡還有另一個機關,可以通向外界。
然而他很快就失望了。忍住體內陣陣的虛弱感,用了三個時辰翻遍了所有書架,角落,任一個可以藏機關的地方,完全沒有異常。
劉協足夠耐心和精細,他從不懷疑這點,而後他確信這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房間。
人世間最絕望的時刻,往往都在燃起了希望,然後卻發現這是另外一個絕望的時候。
劉協失神地躺在地上,哭嚎、打滾,最後用緊緊鎖住的雙手使勁敲打自己的頭部,希望能一死了之。然而他太虛弱了,活動的範圍又有限,最終激憤過度,暈厥在秘閣裡面。
在昏迷期間他做了個夢,夢到一個高大偉岸的人影出現在秘閣內,正如飢似渴地翻看著這裡的書籍。
那人身穿龍袍,儀態威嚴,和傳說中的武帝劉徹長得一模一樣。
劉徹轉過頭看著劉協,用一種毋容置疑又稍為怪責的語氣喝道:“劉家宗親,真龍天子,永不言敗。忍一時海闊天空,你一定要活下去!”
場景太過逼真了,劉協分不清這是夢境還是真實,一下子驚回到現實當中。
漢朝幾百年來一直流傳著劉徹的各種傳說,有一個傳說最為讓人津津樂道。
劉徹之所以將脈師發揚光大,是受了已故祖母竇太后的指點。然而一個死人又怎麼指點於他的呢?箇中的謎團沒人知道,也許秘密就藏在了秘閣當中。
也不知是受了劉徹的鼓勵還是好奇心的作用,劉協忽然不想死了。他重新站起,開始翻看秘閣裡的書籍。
果然是關於脈師的相關書籍,裡面還有許多關於脈師的傳說。
劉協不知道的是,這裡是竇太后的寢宮,劉徹就是從這裡領悟到脈師的真諦,而後才廣招漢朝所有能人異士,集五百各行各業的精英相聚於未央宮中,將脈師相關知識研究出來,並公之於眾,拉開了數百年來強大漢朝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