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和周瑜走出高密的城門,一路上遇到許多相熟計程車兵,雙方在友好地打著招呼,士兵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敬畏。
到了城門,剛好徐榮也在,二話不說給二人開了城門,放他們出去。
走在幽暗的曠野上,兩人懸起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又有些難以名狀的情緒瀰漫心上,氣氛有些壓抑。
兩人默然走了一段路,孫策艱澀地笑了笑,“還真被公瑾算對了,史兄真把我們放走了。”
“嗯……”
“公瑾還認為這是他的欲擒故縱之計?他仍然想讓我們加入他的陣營?”孫策見有點沉悶,無話找話。
“嗯……”
周瑜舉頭望向星空,臉色沉重,回答得心不在焉。
“公瑾在想什麼?”
周瑜苦笑一聲:“伯符,我們跟隨史辛許久,你見他可有決策失誤的時候?”
孫策認真想了想:“很少,也可以說幾乎沒有。”
“那就對了。他一直看重我們的才能,既然敢放我們回去,就是算準了我們兩人跟其他人的性格特點,我們回去之後會有什麼遭遇,併為此非常篤定,我們會重新回到他的陣營中。”
孫策搖頭笑道:“他太小看我們與江東共存亡的決心了,也太小看仲謀的氣度了。”
周瑜低下頭,並未接話,實則心中不斷盤算著。
孫仲謀的氣度當然不凡,否則就不會在短時間內牢牢地掌握住江東。但對於權力和野心來說,氣度可能就不算什麼了,周瑜還記得孫堅剛死時孫權做出的反應,簡直讓人歎為觀止。他帶兵打仗不如孫策,陰謀詭計可以把孫策玩死。
孫策和孫權是親兄弟,一直自信的孫策想事情只會往好的方向想,孫權留給他的形象也一直是童年時跟著他屁股後面的小孩兒,他以為跟孫權闡明事實,孫權就不計前嫌地容納他。
周瑜從天師教開始就提醒孫策,但孫策壓根就不聽,他太自信了,也對孫權太放心了。
兩人偶爾交談幾句,很快就走近孫軍大營。孫策的情緒變得激動起來,周瑜卻有一種深入虎穴的感覺。
“站住,你們是誰?”
門衛把兩人截住,狐疑地看著他們。
“孫策,周瑜。”
要是從前的孫策,早就出言呵斥,在外歷練了許久之後,他懂得了忍讓。
能做門衛的當然是孫權的親兵,臉色一變,並未馬上把兩人放進去,沉聲道:“等等吧!”
說完也不顧孫策什麼表情,跟旁邊的同伴交代一聲,瞥了兩人一眼,進營稟告。
等了許久之後,孫策已經變得不耐煩,正待發作,軍營裡走出一人,正是魯肅。
“兩位跟我來吧。”
魯肅神情淡漠,飽含深意地瞥一眼兩人,但礙於三人的關係,說完這句話便冷淡地轉過身,率先走回軍營。
孫策和周瑜跟進。
孫軍大帳內,孫權穩坐中央,陸遜和呂蒙侍立在側。左列為太史慈和黃蓋,程普等四員老將。右列以甘寧為首,淩統,丁奉,徐盛,潘璋等後起之秀,除了甘寧,從來沒侍候過孫堅,是孫權的鐵桿擁戴者。
魯肅進來後,恭敬地朝他一禮,自動自覺地站到左首末端,露出身後的孫策和周瑜。
還沒等孫權說話,甘寧早已冷笑兩聲,“啪”地一聲拍案而起,鬧出老大的動靜。從座位上呼地站了起來,大聲喝問道:“你們兩個,為何見了主公也不行禮?”
孫策一直與他不對付,一路上也受了不少憋屈,終於忍無可忍,圓瞪雙眼道:“你是什麼東西?敢這樣跟我說話?”
甘寧凜然不懼,針鋒相對:“你又是什麼東西?先降史辛,見史辛敗亡在即,混不下去了,又到我們這裡搖尾乞憐。主公早已將你逐出孫家,你這算是投降知道嗎?我們江東軍豈是你要來便來,要走便走的?世間上哪有那麼便宜的事?”
甘寧下首新加入的武將不約而同地站起,拍臺踢凳,群情洶湧,大有興師問罪之意。而太史慈等人一臉錯愕,不知發生什麼事情。四位老將更臉帶憂色,生怕孫策有所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