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辛無奈地接過詔書,向獻帝告退。出了宮門,一旁等著的諸葛亮和王湊了上來。看到史辛面色不善,諸葛亮連忙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史辛把詔書遞給諸葛亮,苦笑道:“我們被司馬懿了。”
“禪讓詔書”
諸葛亮和王的看到詔書當然大吃一驚。諸葛亮把詔書交給滿眶淚的王,自己卻不得不為這封詔書拍案叫絕!在他心底,沒有比這封詔書更妙的做法了,為連環計增多了一個成功的砝碼。
“不除董賊,天理難容!”
王差點就要向著皇宮跪下,雖然這是計策的一部分,但以皇權為餌,這何嘗不是忠臣們無能的表現
史辛和諸葛亮攙扶起王,只見他老淚縱橫,渾發抖,久久不能自己。他們下一站要把詔書送給董卓,王這個狀態很明顯沒跟董卓站在一條戰線上,只好把王送回司徒府。
史辛靈機一動,決定要把這個訊息分享給呂布,讓呂布不要再存在任何幻想和僥倖心理,董卓是肯定會娶貂蟬的。
這個任務史辛交給王和貂蟬去辦,他吩咐王,不妨表明聖教對皇室絕對忠誠的態度,哪怕以卵擊石也要和皇室共存亡。王要儘量表現得義憤填膺,如果狂躁暴怒就更佳,這樣可以讓呂布認為站在正義的這邊,會打消他不少疑慮。
王本來就在悲慟當中,要他的緒再表現得更有張力一些,並難不倒他,匆匆往貂蟬的所在趕了過去。
史辛和諸葛亮則再次出門,拜訪董卓。
“不好意思,這幾天太師不見客,請回吧!”兩個不可一世的門衛看都不看兩人一眼,拒絕得斬釘截鐵。這態度,就算皇帝來也要吃閉門羹。
史辛並不認為自己在董卓面前有什麼地位,他更不會傻到讓門衛通報皇帝禪讓一事,於是拉著諸葛亮告退。
“怎麼進去?”
走到大街的拐角處,史辛無奈問諸葛亮。自己手上拿著的是事關大漢命運的詔書,可笑的是竟然送不出去。更可笑的是,還真的必須把它送出去。
諸葛亮一臉輕鬆,“很簡單啊,正門不給進,只好硬闖了!”
諸葛亮顯然在開玩笑,史辛當然不會認為是真的硬闖。連番問計之下,諸葛亮這才分析道:“只怕這謝絕見客,跟指使黑衣人暗殺貂蟬一樣,都是出自李儒或者賈詡之手,一切都瞞著董卓進行。因此,只要我們偷偷潛入太師府,找到董卓,跟他說明實並頒佈詔書,此行的目標就達到了。”
“什麼?還真是硬闖啊?”
史辛艱難地嚥了口唾沫,“要知道太師府內臥虎藏龍,就算我們小心潛入,也很難不被發現。很有可能沒見到董卓,就要命喪九泉啊。”
“主公不在這一年半里,我也曾經被邀請進過太師府,當時就已經暗暗留心裡面的佈置。我還知道,董卓太肥胖,行動不便,只要不見客的時候一般都會躺在自己的房間裡,因此雖然有些冒險,但我覺得並不是全無可能。”
“要麼……還是明天再來吧”
史辛看著面前高大的圍牆,裡面靜悄悄的,正是這樣才顯得可怕。
“主公,既然黑衣人已經行動,證明李儒等人一直在謀劃著。如果不趁打鐵,萬一董卓被勸動了,要反悔怎麼辦?”
“那……好吧!但是我建議晚上再來,大白天的容易暴露。”
“咦?主公以前不是勸我萬事不要太謹慎的嗎?為何這次如此畏手畏腳如果你是李儒和賈詡,會在白天潛入嗎?同理,如果讓你佈置府內的防禦,你會在白天嚴密一些,還是晚上嚴密一些”
“這……”
史辛被諸葛亮說得啞口無言,不得不重新審視著他。智者仍然是那副智者的模樣,只是如今的諸葛亮眼睛透露出興奮,一種摻和著一展所學和證明自己能力的興奮。
史辛突然意識到,諸葛亮受了自己的影響,變得大膽起來,他相信前世的諸葛亮絕對不會如此冒險。一個曾經打敗過自己,事事謀而後動,白手興家的主公,讓諸葛亮的格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說到底,就是史辛給他壓力了。
“好吧!我同意了。”
史辛由諸葛亮帶著,跳上了圍牆的一角,又悄無聲息地躍了下去。
真的沒人!
史辛不得不給諸葛亮豎了個大拇指。雖然諸葛亮仍然是雲淡風輕的表,但眼神中的得意卻一閃而沒。畢竟他連十五歲都不到啊,再老成也有少年輕狂的時候。
兩人屏息靜氣,小心翼翼地穿過不同的建築和擺設,發現防守果然很鬆懈,只偶爾遇到一些匆匆而過神色儼然的下人,和幾隊無所事事而又睡眼惺忪的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