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早就料到史辛的反應會是這樣,他苦笑一聲,搖了搖頭,目不轉睛地看著初升的太陽。
“那一年我六歲,年少無知。驟然發現家人被害,頭腦昏昏沉沉。我憑著一腔衝動,單槍匹馬去找仇人報仇。結果被人削掉一隻胳膊,如果不是師父碰巧之下救了我,我早就隨家人奔赴黃泉了。”
“從那時起,我就發誓,一定要學會曠世絕技,去報滅門之仇。天見可憐,師父說我適合練單手劍,於是盡心栽培。在遇見你之前,我頗為自負,自以為天賦異稟,在脈師的路上會走出不同尋常的道路。”
“但是在遇見你之後,我覺得之前的修煉就是笑話,我想努力追趕,跟你的距離就越來越大。我沒有嫉妒你的意思,相反,能看到你從一張白紙,變成洛陽名聲斐然的少年脈師,我覺得很欣慰。我只是有點失落,有點迷茫,有點難以堅持。”
“王大哥,對於修煉,我相信你只是欠一個契機,有王越前輩的傾囊相授,以後絕對不會落於人後的。至於身世,唉……”史辛安慰完王可,遂又低著頭,語氣也變得低沉:“其實我也好不了你多少。你起碼還知道你父母弟弟是死於誰手上,有一個報仇的方向。但是我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我父親,對我見死不救,後來更一聲不吭地走了,如今也不知到了哪裡。”
關於史威的事,大家都知道是史辛永遠的痛,知道的人也只侷限在靈寶派內,王可也是第一次聽到。他怔怔出了會神,最後嘆一口氣,“那你起碼知道有個父親在世上。而且聖女也鍾情於你,前兩天你們出雙入對的樣子,真是羨煞旁人啊。”
“我這樣的父親,存不存在不也是一樣的嗎?至於琰兒,唉……我們最終能不能走到一起也說不定呢。”史辛把與蔡邕的約定說了出來,神色有點黯然,“實話說,雖然我對自己的實力很有信心,但大漢朝人才濟濟,取得冠軍又談何容易?”
王可曾對蔡琰有過傾慕,但後來知道她傾心於史辛,他自憐自傷身世,這才斷絕了傾慕。幾天前看到史辛和蔡琰聯袂而來,他又是高興又是羨慕,心底更泛起一絲苦澀,覺得自己永遠都那麼孤單。
現在他知道,原來史辛和蔡琰之間也是困難重重。史辛和王可一同喜歡一個人,都有可憐的身世,最巧的是都是跟著王越學習劍法。
這兩人越說越投機,史辛突然靈機一動,提議道:“王大哥,既然我們如此投緣,不如就結拜為兄弟,你看如何?”
王可哪想到他突然提出這個要求,他心神激盪,霍地站了起來,“真……真的?你不嫌棄我是個斷臂之人?也不介意我是個苦命之人?”
古代迷信,斷臂和被人滅門都屬於不祥的表現,跟這種人結拜多少都有些犯禁。
史辛哈哈一笑,也站了起來,“我曾經死過一次,也出入過無數次生死邊緣了,說到不祥,我想這世上再也沒有比我更不祥的人了。不知王大哥可願意?”
王可哪知道史辛口中的“死過一次”乃是真事,只道他在安慰自己。他心中一股暖流經過,眼眶已經紅了起來。
“我一生被仇恨佔據,以前覺得除了師父不會再親近任何人。想不到還能在世上碰到志同道合的兄弟。既然兄弟不嫌棄,我們就結拜為兄弟。”
史辛大喜道:“太好了!”他正待跪下,行結拜之禮,卻聽王可道:
“好教兄弟得知,我原名史阿。為了躲避仇家追殺,師父把我名字改成了他的姓“王”,又把“阿”字拆開來,只留一個可字,就成了王可。既然你我要結拜,我不得不把真名告訴你。”
史辛瞪大了眼睛,也不忙下跪了,結巴道:“你……你就是史阿?”語氣中竟似認識他一樣。
“兄弟聽過我的名字?不可能啊,這件事也就師父知道,連聖女也……”王可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沒有,沒有……”史辛意識到自己的失誤,“我只是覺得王越前輩把你名字改成這樣,有些出乎預料。”
史辛當然知道史阿,在前世的歷史裡,史阿確實是王越的徒弟。而且他作為曹丕的授劍師父,在魏國享有很高的聲譽,曹丕不少誇讚他。
只是史書裡並沒有對史阿著墨太多,也就不知道前世裡他是否斷臂,和他的身世到底是怎樣了。
當下兩人跪在地上,捻土為香,右手伸出三根手指對著青天,大聲道:“我史辛(史阿與史阿(史辛志同道合,興趣相投。今對天對地起誓:從今日開始,我們結為兄弟,今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