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慈拍手道:“好好,老衲果然沒看錯,周施主除了有佛緣之外,更有雄心壯志。”
“呃……大師,雄心壯志我承認,但佛緣就……”周泰額頭冒出冷汗,聽到“佛緣”都有點害怕。
“周施主是否想過,如今的朝廷,還值得信任嗎?你辛苦練得的本領,真的有用武之地嗎?”
“這……”
在來洛陽之際,周泰就聽周倉講過大漢朝現在的形勢。朝廷裡,董卓一手遮天,皇室闇弱無能,投靠朝廷等於投靠了董卓。周泰性格正直,不適合董卓軍。
想到這裡,周泰道:“不去朝廷,到各大家族也是好的。我們與江東大公子孫策有舊,他多番邀請我們加入,只是我們一直沒同意。說起來,天師教教主張角也沒少拉攏我們,我們怎樣也算是出身天師教。還有,明日我們就參加聖教選拔賽,如果成功的話,可以在聖教拿到一個很有前途的職位。”
普慈笑著搖了搖頭,“現在的大漢朝暗流湧動,各個大家族,大教派暗中積儲實力,只等禍亂一起便稱霸一方。後以此為根據地,蠶食周邊,逐鹿中原。”
“周施主以上說的,在老衲看來都是小前途,並非大前途。加入誰的勢力,首先看效忠的主公,其次才是看勢力的大小。選主公是一件極難的事,誰能想到西楚霸王英雄蓋世,會輸給漢高祖劉邦這個小小亭長?說實話,讓你去投,你也會去投項羽,對嗎?”
普慈是天竺人,說起劉邦來雖有些不敬,但他並不忌諱。
周泰想了想,“確實如此。但大師說這些勢力是小前途,那大前途又在哪裡?”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普慈神秘一笑,關鍵時刻竟然賣起了關子。
周泰一時哭笑不得,這老和尚說來說去,不是又回到“佛緣”上面,讓自己加入白馬寺當和尚吧?
“大師,小子我貪吃貪喝貪功名,將來也要娶妻生子,快意恩仇,殺人如麻。佛教真的不適合我,你還是另覓有緣人吧。”
“善哉善哉,周施主誤會了,貧僧並非讓周施主加入白馬寺,而是想告訴你,你身邊就有一個明主……史辛!”
周泰渾身一震,囁嚅道:“史……史大哥?我……”
此時已經入夜。天空中掛著又大又圓的月亮,點點繁星為之點綴,更顯得它的突出。白馬寺也安靜了下來。恆園裡飄出陣陣異國花香,蟋蟀時不時地叫上兩聲,給夜色更添別緻。
普慈和尚仰望夜空,渾濁的雙眼忽然變得睿智和深沉,就連他的臉上,也顯得沒那麼多皺紋了。
“周施主覺得老衲有多大年紀了?”
尚在震驚中的周泰隨口答道,“七八十歲是有的。”
“老衲今年一百有二。”
周泰又是一驚,結巴道:“一……一百零二歲?”
“老衲活了一百多歲,從年輕時就跟隨師父來到大漢。這幾十年來,老衲做過方丈,也翻譯過大量佛經,自信閱人無數,經歷豐富。但史辛施主,是第一個令老衲感覺當得起'天縱之姿'的人。不錯,天縱之姿!”普慈又重複了一次,語氣更加堅定。“如果你一直扶持他,功勞可比秦始皇之王翦,高祖之樊噲。”
“天縱之姿”比“佛緣”好理解一些,王剪和樊噲是秦漢的開國猛將,用這兩人來比喻更淺白易懂。
“大師……天縱之姿太虛無了,你至少說得稍微實際一點。”然而周泰並沒被這些名將嚇住,他急需知道這位一百多歲的老僧對史辛的看法。
普慈反問道:“周施主與他形影不離,難道不比老衲清楚嗎?他身上的潛質,難道你們從來沒有注意過?”
周泰喃喃道:“史大哥的潛質?”
他忽然回憶起史辛的天子命格,不用說,這肯定是潛質之一;他與史辛剛相遇時,是一等五重的脈師而史辛還不是脈師,如今史辛二等六重,馬上要升到三等,自己才二等五重。這種修煉速度,在大漢朝絕無僅有,當然也是潛質之一;天師教大比試一戰,史辛單挑江東少主,小霸王孫策,最終站到最後的竟然是史辛,這種戰鬥天賦和意志力,絕對是潛質之一。
數著數著,周泰忽然覺得自己太粗心,太大意了。身邊有一個天縱之姿的天才,竟然一直視而不見。
“大師看得太透徹了,聽大師一言,讓周泰醐醍灌頂,茅塞頓開。”周泰眉頭忽然一皺,“只是……憑史大哥一個人,即使再加上靈寶派,雷剛門我們這幾個人,憑什麼跟大家族鬥?我們要錢沒錢,要人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