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江塵明白,愛不會消失,而是會轉移。
恩師一定是看出,他以後的心思不在詩文上了。
儒道院裡的弟子,要麼是來鍍金的,要麼專研儒學志在升品,真正能懂恩師的人,少之又少。
懂恩師,又有詩文才學的,鳳毛麟角!
“時代浪潮下,誰也不想成為孤泳者。”
江塵很理解恩師。
不過話又說回來,師姐弟弟是個詩才,表妹又會寫傳奇……準備嫁的夫君,江塵,前世也是個中文系畢業生。
一家人齊齊整整,無一不是廢物!
離開後山,江塵拿著恩師盧名嶼的親筆文書,去了趟武道院的學務房,辦理好升品與轉院手續。
免費獲得——
一隻半掌大的通訊靈鴿。
一枚銀色的國子監專屬納戒。
兩套襟口繡著拳印的武道院法袍。
不得不說,國子監確實在貴族子弟手裡收了不少錢,並以此反哺窮困學生。
比如,江塵入國子監後,即便一直沒有成功入品,也能領到最基本的生活補助,補貼學費還有剩,再沒去街上賣詩文書法了。
江塵戴上神往已久的國子監納戒,將通訊靈鴿與武道院法袍置入其中。
隨即,神念一動,將小靈鴿反覆取出,置入,取出,置入……當年系統降臨,也沒見他這麼興奮。
眼下,靈鴿沒有與別的靈鴿互聞氣味,還沒有新增好友,暫時無法通訊,只能聯絡武道院學務房的首席執事。
至於兩套法袍,很可能沒有他身上穿的青衣法袍高階,他等上課再穿。
搞定升品與轉院手續,江塵回了一趟儒道院弟子房。
他要把一些個人物品,打包帶回百草園。
……
所謂弟子房,就是建在儒道院前山的連排多層木屋。
江塵從後山繞到前山,來到了丙棟第二十七弟子房。
房內,有四個隔間修行室。
江塵的三個室友,都是來自地方的窮苦子弟,寒食節沒有回家,而是留在修行室內苦讀經書,希望有朝一日鯉躍龍門。
他們比江塵年紀更小,天賦更佳,入學時間也更短。
三人修為,與昨日的江塵一樣,都到了入品的邊緣。
因此,三人都憋著一股勁,看誰能最先入品!
不過,他們從沒把江塵放在眼裡,覺得江塵只是個大齡的詩文特招弟子。
然而,三人之間明爭暗鬥,對江塵的態度卻很和善,有種對弱者的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