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竟然能鬥敗一個有著身孕的嬪位女子,這其中倒是不簡單,不知道告狀時是怎樣說的才令皇上這麼動怒。
結合聽來的傳聞,細想之下,魚蝶兒簡直大驚,突然覺得或許這是一個陰謀,一個牡丹設下的苦肉計。或許她與嚴嬪早已生了過節,此次不過是給對方致命的反擊罷了。先出言挑釁致嚴嬪發怒毆打自己,以嚴嬪那種囂張跋扈,實則有勇無謀的人來說,是極為可能的。
所以導致牡丹雖然捱了打,表面上是弱勢一方,實際卻是勝利者,因為現在她還有皇上的寵愛,皇上自然會站在她這一邊。嚴嬪雖有孩子護身,但是毫無顧忌的打皇上正喜歡的女人,而且還是打在臉上,無疑是讓皇上臉上無光。臉上都敢招呼,身上自然也少不了傷,不然那日也不會搖搖欲墜了。
反正這一個過招她是敗了。往後還不知道是否有機會翻盤。可能也就只有盼望著生個皇子,以待重新獲得皇上的探望這一條路了。
魚蝶兒想到這些,心內真是佩服牡丹,想不到她還是個厲害的角色。那天還覺得她是否會後悔,現在看來,人家是樂在其中呢。
金松也感嘆,“想不到薛寶林還真不是個善茬,這好在是早早的離開大人身邊了,不然說不準就能惹出什麼么蛾子來,不屈居人下又城府頗深,這樣的人可難對付。”他搖頭道。
“想當初,倒是我看走了眼。”魚蝶兒語氣淡淡,心下卻是思緒難平。
經過這一系列的事情,牡丹曾經對自己的忠心護主,殷勤周到的行為可能也只是盤算過的吧?可惜自己一直錯看了她,好在是沒有對她透漏自己重要的事情,否則還難免引火燒身。也算是敲了一個警鐘,防人之心不可無,任何時候都不能對別人交自己的底。
不過這次的事情終歸別人是主角,魚蝶兒也就只有感慨唏噓一番的份兒,她也只願這樣。不想拿別人的事兒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絲毫波瀾。她的每天依然是做各種藥膳,餘下的就是過過自己的小日子。
在這宮裡不會長久,她想在最後短暫的時日裡,除了做完最後那深思熟慮的一步,然後便是能過的輕鬆點,至於旁人那些繁複的糾葛,她一點也不想關心,更不想捲入其中。
鶴泰似乎越來越受皇上的重視,在朝中也日益得勢,皇上還讓鶴泰兼任了兵部的一個缺,在早朝時議了幾次,惠親王雖有不快,其一黨也是竭力反對。然而最終在皇上的堅持下還是上任了。
兵部兼任的職位品級不高,但手中頗有權利,可以參與官員的調動和皇上的御前議事。所以令惠親王大有戒心。對他的厭惡和堤防,便也更深了一層。
看著皇上與鶴泰關係似乎越來越好,太后很是欣慰。
而鶴泰卻並不覺得自己與父皇之間親密了,來往多了而已,也是為了公事吧。不過現在的皇上確實比兒時的印象慈愛了一些。但也許是因為現在的自己有利用價值。他覺得不喜歡一個人,怎麼就能突然變得喜歡?就算是變了也不是純粹的,總是有著什麼原因。
是的,因為幼兒時,父皇明明對自己不冷不熱的,所以鶴泰有這種想法也是沒錯的,跟皇上比較疏離大概也是因為這樣吧,何況前幾年還不顧自己安危將自己送往戰場。
每每思及這些,都令他對皇上親熱不起來。
當年幼小的鶴泰,日日在榮祥殿前的石階上邁著小腳徘徊,心靈孤寂,身影也孤寂。他的母妃榮嬪去的太早了,早的他只有兩歲,是個記不清自己母妃樣子的年紀。所以小小的心裡是多麼渴望來自父皇的親情關愛,哪怕是施捨,是可憐,哪怕只是一點點。可是高高在上的皇上,流連於各個宮苑,似乎唯獨不記得還有自己這個兒子。
那個被讚譽以孝為先的皇上,即便是來看太后也不曾與那小小的人兒說上句話。
稍微大一些後,鶴泰也曾偷偷聽得奴才們背地裡說起,有關母妃的事情。有的說因為皇上太愛母妃,所以榮嬪的死是皇上心裡的傷疤。於是一切與榮嬪有關的,皇上都不想見到,怕觸景生情,這個一切也包括自己嗎?鶴泰真的不清楚。但是看父皇對待自己的態度,應該是包括的吧。
也有的說是榮嬪根本不愛皇上,愛的是另一個人,被皇上知道了,所以將她秘密處死的。所以不想看見與榮嬪有關的一切,那等於又看到那個不貞的妃子,能好受嗎?
難道是因為這樣,所以父皇的眼裡沒有自己,沒有關心,沒有喜歡,血濃於水也不能喚起他對自己的一點關愛。是這樣嗎?鶴泰也不確定,這麼多年也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