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裡一共有十五名修士,修為都在煉氣八層和九層,只有一個修為是煉氣七層。
這唯一的一個煉氣七層修士御水術造詣是大成級。
趙林從交談中得知,剛才跟自己打招呼的年長修士名叫傅冬,相貌普通的女子叫劉蓮。
營地裡的人也沒有看輕趙林,一方面因為他是武修,戰力不可預測。
另一方面,水中鬥法看的是法術造詣,修為高低只是其次。
他們不知道趙林目前仍在靈道院中修道,趙林也沒有刻意提及此事。
交談一陣,眾人便各自回房,趙林也挑了一間木屋,把寫著自己名字的木牌掛在門旁。
營地不收取費用,吃喝自行負責。
趙林在營地住下,每日打坐修煉,研究任務細則,有空時便跟其他修士閒聊。
赤尾島是軍事重地,不允到處閒逛,眾人只能呆在營地,只在每天下午有一個時辰的“放風”時間。
所謂放風,就是守衛帶眾人從海島一側下海,在海里練習法術。
同樣的法術在不同的環境施展,效果完全不同。
趙林雖然御水術已經修到大成,但以前是在湖裡練習,真正在大海里施展還是頭一遭。
實際上練習非常有必要,海里無風三尺浪,在海面以下施展法術,受到的干擾非常大。
不說別的,就以冰刀術為例,因為神識受阻,射程只有不到原來的一半,準頭也差了許多,冰刀發出之後會隨著海水的流動發生搖擺。
如果不經過練習,真正使用時肯定會打空。
行至海邊,守衛修士說道:“諸位請自便,一個時辰後在這裡集合。”
“好。”
眾人紛紛運起御水術,跳入海中,各自找地方修煉。
趙林不想引人注目,一開始的時候只施展精通級御水術。
到了無人之處,手上法訣一變,轉為大成級御水術。
御水術修到大成,水形環流反而變小,形狀也從圓形變成梭形,直向衝刺速度極快,上浮下潛也更加靈活。
趙林在海底穿行,練習御水術的時候也嘗試使用別的法術。
三門攻擊法術,火行的陷流箭肯定不能用了,好在冰刀術除了射程變短,只有小幅削弱。
至於雷刃術,趙林一開始擔心在水裡施展會到自己,不過慢慢嘗試之後發現,雷刃術只在發出的一刻手掌微麻,並不會給自己造成傷害。
防禦方面,土行的巖甲術受到影響最小,釋放快速,防護堅固,是可以依仗的手段。
而陷空術就差多了,只能掀起幾十個拳頭大小的漩渦,威力只剩下不足兩成。
“看來進攻應以冰刀術為主,遇到厲害的對手採用雷刃術,防禦就靠巖甲術了。”
趙林心中暗道。
隨後的兩天,又有三名修士來到營地,執行任務的隊伍擴大到十八個人。
到了出發前一天的晚上,眾人聚在一起閒聊。
經過幾天相處,修士們相互漸漸熟稔,也不知是誰起的頭,每到晚上就走到營地中間的空地上。
敢來執行這項任務的人,肯定不缺少膽量,但想到明天即將出海,多少都有些緊張。
除了傅冬,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來執行這項任務。
“傅師兄,聽說你去年來過這裡,靈珠好採嗎?”
一名比趙林晚來一天的修士問道,言語間有些擔心。
“倒也沒什麼。”
傅冬呵呵一笑,說道:“任務本身並不難,只要仔細一點,總能發現藏在海底巖縫裡的蚌妖,不過要小心別被吐息噴到,否則可有的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