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還有這一層關係,真是難得!”
祝懷石面上動容,見趙林真情流露,暗道了一聲慚愧。
祝立函是他的曾祖,兩人年紀差了將近兩百歲,十年八年也見不上一面,談不上有多深厚的感情。
因此他對祝立函的亡故並無悲傷之意,只是惋惜家族失去了一棵遮天大樹。
“小友莫要難過,他老人家壽元完滿,屬於壽終正寢。按凡間的說法,這是喜喪,應該高興才是。”
祝懷石安慰道。
“是我失態了。”
趙林抬起衣袖,擦了擦眼睛。
不多時,三人走進靈堂。
趙林按規矩在腰間紮了一條孝帶,執三炷香走到堂前,對著遺體拜了三拜。
祝立函的遺體靜臥於靈床,口中含著一顆靈珠,神態十分安詳。
“築基修士也難免一死,想要超脫生死,只有修煉到化神飛昇之境。”
趙林暗暗感慨,修道之心也更加堅定。
為了把戲做足,故意回憶了一些傷心往事,擠出幾滴眼淚。
弔唁完畢,趙林在祝懷石的陪同下走出靈堂。
有祝家僕人上前,用桃枝蘸水向趙林拋灑,驅除他身上的晦氣。
行至庭院,趙林故意放慢腳步,轉頭欲言又止。
祝懷石看出他有話說,停下來問道:“小友可還有事?”
趙林點點頭,“請問府主,令祖大斂之日是哪天?”
祝懷石道:“老祖遺體今日運抵,依例三日後大斂。”
停屍三天再進行大斂,是自古以來的習俗,原因有兩個。
一是給在世者留出充分的時間,進行喪事的準備,表達對死者離去的不捨。
二是有些特殊病人,只是暫時休克,處於假死狀態,並未真正死亡,下葬之後又醒過來,結果被生生悶死在棺材裡。
為了避免誤判導致的慘劇,便有了停屍三天的習俗。
趙林猶豫了一下,為難道:“晚輩有一個不情之請。”
祝懷石心下疑惑,說道:“小友但說無妨。”
趙林正色道:“趙某受令祖恩惠良多,無以為報,希望能送他一程。”
祝懷石怔了怔,“小友是想……抬棺?”
趙林鄭重點頭,“正是,不知府主能答應嗎?”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有這樣一位青年才俊抬棺,祝懷石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一口答應下來。
“多謝府主成全。”
趙林心中大定,問明具體時辰及相關事宜,便告辭離開了。
……
第二天,趙林去了一趟藏書閣,把那本書還了回去。
走出閣門,看到李真站在外面,眼神茫然,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
趙林沒理她,徑直往前走去。
“我問過父親和表兄,你說的都是真的。”
李真忽然說了一句。
“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