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是習武天才,百年難得一遇,卻因為自己的存在,連續三屆比武朝會都被死死壓制,一直屈居第二。
趙林跟此人數次交手,從中領悟了雷屬功法的精髓,對這個老對手很有些惺惺相惜。
第二個原因就是巴桑已經步入元境,趙林非常看好他也能進入先天境。
這樣的話,兩人說不定是同門,現在打個照面,也算提前結個善緣。
趙林從黃卓鬆口中得知,雖然成華宗主要吸收大越境內的修道人才,但也不拒絕來自周邊地域的年輕人。
只要天賦出眾,遵循中原文化,就可以進入成華宗。
最後一件,便是自己的“身後之事”。
趙林要確保親朋故舊不會因為自己的離開而落魄,甚至受到欺辱。
這個其實不難,他的鎮國公是爵位,並無實權,不涉及大越朝內部的權利爭鬥,而且背靠行雲宗,即使他本人不在城中,也無人敢來惹事。
一切忙完,還剩十幾天的時日。趙林總算閒下來,在家中陪伴老母兄長,偶爾跟老友小聚,僅此而已。
離開的理由倒是不用費腦筋去想,前面已經有人想好理由:就是武道修到先天境,無法進一步突破,只能外出遊覽天下,造化修行。
三個月就這麼過去,時間一到,黃卓松和呂清提醒他該啟程了。
趙林起初以為二人會跟他一同前往,沒想到兩人卻是搖頭。
“我二人是駐守修士,平日不得擅離,自有專門的接引修士負責此事。”
趙林多問了兩句才知道,原來此方世界的駐守修士並非只有兩人,而是劃分出多個區域,駐守修士不下十個。
其實細想也很合理,大越如此廣袤,他們兩人就演算法力再高,也不可能監控得過來,況且還有周邊四夷。
可惜靈根難尋,兩人平時各處巡察,相當忙碌,不過忙乎了一整年,也只找到趙林這一個有靈根之人。
趙林按照兩人說的地點,一路向東南而行,來到齊州的登海縣。
他原本以為真陽觀裡有“真”道士,名氣肯定很大,但進縣城一打聽,卻發現幾乎沒人聽說過真陽觀的名字。
費了不少周折,他才從一個老樵夫的口中得知真陽觀的所在。
道觀清晰可見,趙林不由加快腳步。
門前的道士看似平常,身上卻有元氣波動,趙林猜想這應該也是一位修士,走上前揖手道:“見過道友。”
趙林一身凡俗打扮,見面卻稱道友,道士卻不以為意,眼神一凝,問道:“道友去哪裡?”
這句話也奇怪,不問從哪來,卻問去哪裡,趙林知道這是在跟自己對“暗號”呢,當即便按照黃呂二人教給自己暗語,答道:“去成華宗。”
道士又問:“成華宗在哪裡?”
趙林道:“玄元大陸,東陵界。”
玄元大陸地域廣大,分為三個“界”,成華宗在東陵界。
黃卓松讓趙林如此作答,趙林也順便了解了一些玄元大陸的地理情況。
中年道士這才回了一禮,微笑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道友可是趙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