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先天境武人被稱為宗師,邯鄲學步可成不了宗師,要有推演出適合自己功法的能力。
趙林從十九歲開始在閒雲堂修習武理,十二年下來,這方面已經有相當功底。
元境圓滿之後,他開始嘗試推演功法。
不過很快發現,元境武人已經是人體所能達到的極限。
元氣遍佈全身,功法威力倍增,且元氣可以離體。
比如趙林修習的劈空斬,真正能做到功如其名,劈出一柄元氣風刀,三丈之內,威力不減。
再往上推演,功法已進無可進,只有一條路可走:重塑肉身,脫胎換骨!
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想,趙林翻閱宗門歷代宗師留下的筆記。
雖然別人的功法不能直接拿來用,但修煉大體方向還是可以看出來並借鑑的。
這些筆記也印證了趙林的猜想:元境已經是武道的盡頭,想要再更進一步,必須淬體重煉肉身。
閱讀筆記的時候,不免要對照宗門年鑑,趙林又發現一個問題。
行雲宗立派六百年,一共出現過四位宗師。
除了第一位宗師在行雲宗安享晚年,其餘三人都在四十歲左右離開宗門,然後就不知所蹤。
“奇怪,四十歲正當壯年,他們為什麼走?”
趙林心頭疑惑,難道因為高處不勝寒,在宗門修煉已經進無可進?
不太可能,就算雲遊天下,造化修行,也總要回來一趟。
這三個人卻是一去不返。
遭人謀害?
更不可能!想殺一個元境武人都是極難的事情,更別提宗師了。
趙林百思不得其解,拿這個問題詢問過掌門和幾位長老,也都說不出個所以然,畢竟是幾百年前的事情。
“怪哉,難不成修煉到宗師境,會進入另一個世界?”
趙林搖頭嘆息一聲,隨手拿起案上的一部宗門年鑑讀了起來。
宗門年鑑是由宗門的行事、執事執筆,記錄宗門發生的大小事情,以及掌門、長老等重要人物的活動。
由於執筆人不止一個,所以同一時間段可能存在多本年鑑,幾百年下來,宗門的年鑑已經汗牛充棟。
趙林陸陸續續讀了一年多,也只看了不到三分之一。
因為最近對幾位宗師的經歷感興趣,便將這幾人離開宗門前後的年鑑借來翻閱,想看看會不會有什麼發現。
翻到其中一頁,一段記錄映入眼簾。
“延和三十二年六月十五,玄嶽山道士樸元慶拜訪掌門……”
趙林眼神一凝,怎麼又有道士出現?
如果是昨天之前,趙林看到這段記錄肯定會忽略過去,但自從得知梁松的事情,再看到時,心中疑雲大起!
陸遠修就是在蓮花山別院的椅子上留下文字的那位前輩,延和三十二年時,他已是先天境宗師,行雲宗的掌門。
同年,陸遠修辭去掌門,雲遊天下!
梁松消失前見過道士,陸遠修也是如此……這些道士是什麼來頭?
趙林霍地站起身,快步走出靜修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