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著70軍痛擊撲上岸的上村幹男的第5旅團,韓行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了下來,根據目前的戰局推演,近藤英次的11戰隊和上村幹男的第3師團第5旅團氣數已盡,已為強弩之末。就算他們好不容易衝進了營田的陣地,養精蓄銳的70軍也饒不了他們,完全有能力把他們再打到水裡去。
“好啊!好啊!這一仗打得好啊。我什麼都看見了。”
韓行聽到此話,大吃一驚,怎麼聽著像是薛嶽的聲音啊,他怎麼來了。
韓行回頭一看,果然是薛嶽來了。
還沒等韓行向巷嶽敬禮,70軍的軍長李覺搶先一步,對著薛嶽就是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報告說:“薛總司令好,70軍軍長李覺向薛總司令報到。”
薛嶽對著他擺了擺手,是一臉的笑容,那意思是不用說了,意思是,你們70軍的表現很讓我滿意。
韓行又對他敬了一個並不標準的軍禮,說道:“南征軍司令韓行,向薛總司令報到。”
薛嶽緊接著對著韓行也打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緊緊地握著韓行的手,熱情地說:“你什麼事情也不用給我介紹了,我什麼事情都知道了。你們這個口子堵得太好了,這一仗打得也太精彩了。南征軍啊,南征軍,你們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到了最緊要的位置,而又打了最叫人拍手叫絕的勝仗。”
韓行對他拍了一次馬屁:“這還不都是薛長官指揮得好!”
薛嶽是個務實的人,聽到了這句話,不禁沉下了臉說道:“我說韓司令啊,你不要給我玩片兒湯汆丸子這一套好不好。我什麼時候領導過你呀,你能叫我領導嗎?我真要是領導了你,你們也不一定能發揮得這麼好。我正好想和你談一談軍事呢?你這馬屁要是這樣拍的話,咱還拉不拉正兒八經的軍事了?”
韓行笑了笑,也只好說道:“願意聽從薛長官的教侮。”
指揮所的外面是緊張的戰事,70軍的官兵們正在痛擊著進攻營田的日軍。不時地,槍聲、廝殺聲、南征軍的炮聲,一陣陣地傳到了指揮所裡面。
薛嶽是淡定自若,坐在了長條凳上,就和同樣是坐在長條凳上的韓行面對著面,在談著軍事。
薛嶽問:“韓行司令,你又在敵後,又在前線,和日軍戰鬥了近兩年了。對日軍作戰的特點有什麼看法?”
韓行想了想說:“日軍作戰的特點,不外乎是六點,那就是快、銳、硬、密、和、實。”
“噢,”薛嶽來了興趣,“願聽其祥!”
韓行說:“所謂快,就是日軍機動能力驚人,運輸能力很強。進攻時候,使用自己的機動性的優勢,往往一個師團當做兩個師團使用,連續和國軍幾支部隊交手。
以日軍14師團為例,在蘭封地區面對國軍10萬大軍的四面合圍,居然左突右撞,始終和國軍追擊部隊保持一定距離,國軍就是追不上,打不到,最終也沒能殲滅他。
銳,就是日軍進攻時候攻擊力強大,在重武器掩護下強力突破。國軍各方面不敵,幾乎無力抵抗。以南昌會戰為例,日軍集中數百門火炮,短短几個小時,幾乎將國軍精心修建數個月的修水防線轟碎。
硬,則是日軍防禦時候往往咬牙死撐,任你全面突擊,任他損失多慘重,就是不退。以平型關戰役為例,國軍集中重兵猛攻日軍師團,日軍傷亡很大,卻誓死不放棄陣地。最終日軍援軍趕到,國軍被迫撤退,無法阻擋日軍繼續推進。
密,就是日軍進攻時候兵力雖然不多,卻會集中區域性優勢兵力,在主攻地區保證戰鬥力的絕對優勢。在很多戰鬥中,其實日軍數量不亞於國軍,國軍根本不是對手。
所謂和,就是日軍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很好,空軍和海軍給予陸軍很大的支援,大大增強了日軍的戰鬥力。
以著名的武漢會戰為例,戰場一半功勞是日軍海軍和空軍的。如果不是日軍第三艦隊的揚子江艦隊沿著長江,掩護地面部隊,從水路突進,武漢會戰日軍是很難取勝的。
實,日軍的補充能力遠在國軍以上,而且往往能夠實現戰地上補充,以保持一線部隊的戰鬥力。以南口戰役和太原會戰為例,日軍第五師團先後多次早上遭受慘重打擊,卻總能透過在一線補充兵員,迅速恢復實力。
太原會戰中,第五師團長驅直入,一邊作戰,一邊補充,從而一直堅持到太原會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