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近藤英次的勸告,上村幹男又重新拿起了望遠鏡,對著營田觀看。
營田的灘塗陣地實際上就是一個小高地,在這個小高地上,肯定是中國的步兵在防守著,對於這些步兵,上村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就憑著這些血肉之軀,他們能擋住了11戰隊的強大火炮的摧殘、蹂躪嗎!
就在營田的西北邊有一座小山,地圖上叫做上邊山,至於這個山上或者山根下有沒有中國軍隊的炮兵那就不好說了。
“近藤英次司令官,是不是我們先下手為強,把營田給他轟爛了再說。”上村乾田提建議說。
近藤英次搖了搖頭說:“不,不,不!我看還是航空兵先上吧,也算是火力偵察,也算是叫他們知道一下我們大日本航空兵的厲害。”
既然近藤英次司令官這樣提出來了,有空襲豈不是更好,這樣也更狠、更划算,上村幹男點著頭說:“喲西,喲西,就讓中國軍隊先嚐一嘗我們大日本皇軍的航空炸彈吧!”
近藤英次透過先進的通訊設施對航空兵大隊長大水大佐說道:“大水大佐啊,就看你們航空兵的了,就先讓中國的軍隊嘗一嘗我們航空兵的厲害吧。”
作為日軍來說,沒有專門的空軍,只有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大水大佐的這支航空兵大隊呢,隸屬於海軍指揮。吃誰的飯聽誰的管,他大吼一聲說:“哈意!我的明白,就讓中國的軍隊嘗一嘗我們的航空炸彈、機關槍的厲害吧!”
於是,他下了命令:“全體隊員請注意,按照一中隊、二中隊、三中隊的排列,向營田的中國陣地進行空襲吧!”
就在他剛剛下達完命令的時候,看到了在洞庭湖的南邊,也就是衡陽機場的方向,好像有中國軍隊的十來架飛機飛過來了。
大水大佐又趕緊修改著命令:“先停止空襲,準備向中國的空軍發起攻擊,一中隊、二中隊上,我們要用兩個中隊打垮中國軍隊的一箇中隊。”
大水大佐還是精通戰術的,他要以多勝少,以二十四架951飛機,向中國空軍的蘇制伊15、伊16型戰鬥機展開攻擊。
率領這支民國空軍出戰的正是功績卓著的第四大隊大隊長毛瀛初,他當初曾和韓行的南征軍配合,參加過徐州大空戰。
這時候,毛瀛初能帶著一箇中隊來參加洞庭湖空戰,只能用“慘烈”二字來形容。
空軍是一個高科技的產業,俗話講就是燒錢的,需要有雄厚的財政資金和高科技的工業基礎來支撐,可是當時落後的中國,要錢沒有,要高科技的工業基礎也沒有。儘管這樣,全國人民還是勒緊了褲腰袋來建設一支空軍。
因為在現代化戰爭中,沒有空軍真的不行。
1937年11月,國民黨空軍開始獲得蘇聯的援助,並向蘇聯購買飛機1235架,其中驅逐機(即戰鬥機)777架、轟炸機358架、教練機100架。
民國空軍先後裝備了蘇制伊15、伊16型戰鬥機和愛司勃2、特勃3型轟炸機。
民國空軍一上戰場,就顯示了非同尋常的作用,經過著名的218空戰、429空戰,531空戰,再加上無數的小空戰,民國空軍的損失真的很大。因為中國沒有自己的飛機制造業,打毀了一架,也就少了一架。勝也好,敗也好,飛機總是越打越少。
一般的戰鬥,空軍真的是不能再出戰了,總得留下一批飛機來保護當時的國都重慶。
這次長沙之戰事關重要,時任航空委員會主任兼前敵總指揮的周志柔也是在航空委員會主任蔣介石的壓力下,迫不得已,再和日軍一戰。
毛瀛初率領的這支航空中隊正是由6架伊15驅逐機和6架伊16驅逐機混編而成。臨行前,他早和徐大商量好了戰術,那就是由毛瀛初率隊衝亂敵機的陣形,而徐大的空軍專門攻擊落單的戰機。
伊15驅逐機翼展9.75米,機長6.1米,高2.2米,翼面積21.90平方米,空機重1012公斤,起飛重1490公斤.早期型伊15,兩挺7.62毫米口徑機槍。毛瀛初的戰鬥機大多為蘇制伊15和伊16式。伊15為雙翼飛機,轉彎半徑小,機動靈活,但速度較慢一些。它的極限速度每小時為367公里,配置2挺7.62毫米機槍。
伊16是當時較為先進的單翼飛機,也是配置了兩挺7.62毫米機槍,射速為1800發/分鐘,並可以掛載200公斤炸彈,速度呢,達到了437公里/小時。
儘管伊16型戰機在飛行速度和爬升方面有優勢,但它對飛行員的操作靈敏性要求很高,而縱向穩定性也不太好,飛機在滑翔時接近失速狀態,爬升或翻轉時,發動機還會發生劇烈震動。
國軍的空戰戰術也非常簡單,那就是用伊15與敵機纏鬥,打得難分難解,關鍵時候,伊16則透過俯衝,高速追殲,給敵機以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