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們開始吧!吳技師,公孫先生,你們出來一下!”
吳畏和公孫亮不知道要幹啥,矇頭蒙腦來到離日旁邊。
“開始吧,互相攻擊,做做樣子就行,不要死掐。”
兩人相互看了一下,隨即用慢動作比劃起來,看上去很是滑稽。
離日問道:“吳技師,如果公孫先生攻擊你,你會怎樣?”
吳畏道:“我會幹他!”
離日道:“還有呢?”
吳畏開玩笑說道:“還有?還有就是,我連上官二妹一同打!”
上官婷罵道:“吳畏,變瘋狗了!”
大家一陣大笑……
離日道:“肅靜,肅靜,不要開玩笑!吳技師,我問你,如果公孫先生攻擊你,你會傻傻站著讓他打嗎?”
吳畏道:“當然不會。”
離日道:“好了,大家聽好了,這就是所有軍事問題的萌芽,”
上官婷道:“酋長,軍事問題的萌芽就是兩個人打架呀?”
離日道:“兩人打架,一方攻擊另一方,另一方既要防守,又要反擊,從中我們可以抽象出‘攻防’這對矛盾概念,這是思考一切軍事問題的出發點!
‘攻’是為了消滅或制服敵人,‘防’是為了保全自己。”
上官婷道:“酋長,你就這樣‘講武’呀?”
離日道:“對呀,我今後都會這麼講,怎麼了?”
上官婷道:“怎麼不像軍事講座,反倒像演小品呀!”
離日道:“什麼意思?”
上官婷道:“我看過一些影片,比如寫《孫子兵法》的孫武,人家‘講武’時,開篇就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大家聽聽,這樣的話聽起來才像是講武嘛!”
吳畏道:“上官二妹,你是語言學家,對古文有研究,聽古文有感覺,但我們都是現代人,把道理講清就達到目的了。”
張小奇接著說道:“古代人寫兵法,是受傳統文化影響,注重把文章的文學性、哲理性和專業性結合起來,所以聽起來很舒服。
但這阻礙了各學科的專業化發展,我們古代的自然科學不發達,部分原因就是受到這種傳統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現代物理學,幾個簡單公式就能解釋紛繁複雜的力學現象了,其它相關知識,無非是為了說明或者具體運用這個理論而已。
所以呀,不管什麼學科,只要把道理講明白就行,不要追問語言的優美性。”
離日道:“對,張教授說得對,我現在就是要做一種嘗試,梳理出軍事現象的簡單邏輯,把所有軍事問題串起來理解。
有了這樣的邏輯,不管是對中國古代‘武經七書’裡面包含的思想,還是對一體化聯合作戰、網路中心戰、空天一體戰、超限戰、混合戰、威懾戰等現代軍事理論。
不管是對古代的戰爭,對一戰、二戰,還是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現代高技術戰爭,都能輕鬆理解。
如今,很多人對《孫子兵法》理解不深,很大原因是因為在這部書中,有的部分在講觀點,有的部分在論證,有的部分在比喻。
這就把一些基本邏輯,隱含在了優美的文字和論述中,不符合現代人的思維特點,需要現代人用清晰的邏輯對其進行重新梳理。
所以,我希望自己獨創的這種方法,能在‘望星’上傳承下來,這樣的話,人人都能懂軍事、懂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