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又挨個看著孩子們對著溫氏笑道:“孩子就是長得快,我如今少見他們,倒是一回一個樣,覺得都長開不少呢,我家小寶也是,如今都能坐能爬了呢,再過些時候啊,你們回去他就能找你們咿咿呀呀地說話了。”
元武把書本收拾起來,他們緊趕慢趕最終還是把功課給做了,聞言笑道:“那下回我回去時再教小堂弟說話,再大些我就能教他功課了,到時候也讓他來鎮上上學吧,鎮上的學院要大些,學識也齊全些,想學什麼都成,總有喜歡的多練練也有一技之長。”
他如今對大房一家確實親近,在村裡和鎮上的學院分別體會過後,元武也是真覺得鎮上的學院會更好些才提議的。
劉氏心裡哪有不高興的,要知道他們如今的學院聽說可不好進的,每年要收多少學生都是有數的呢。
如今得他們一句承諾提攜,心裡更是驚喜,連忙笑著答應道:“那感情好啊!回頭等小寶大了我們估摸著也搬鎮上來了,到時候離得近你們也能常見面,到底親近些好,你們品行哪哪都好,就多教教他,要打要罵都可,不用顧忌我們,你們兄弟姐妹若是感情好啊,互相扶持互相幫助,我們這些做長輩的也就能安心了。”
溫氏聽見劉氏這麼信任自家,無疑就是在讚頌她家的品行好,心裡哪裡有不歡喜的,聞言也贊同道:“是啊,你們當哥哥姐姐的也得多照應著弟妹們,給他們帶個好頭,這世間太大太亂太多難事,你們兄弟姐妹都要齊心才好。”
劉氏對此也是一萬個贊同,特別是瞧見元明香那倆禍害後,再一對比,二房一家簡直就是神仙般好的親戚。
一直拉扯他們大房不說,最初也是他們不計前嫌跟他們示好的,劉氏想想當時如果她沒有醒悟,如今指不定還在過苦日子呢,哪裡有今時今日的好日子過?
真說起來二房一家還就是他們大房一家的福星啊。
劉氏對此更為感慨。
幾個孩子也都點點頭,表示明白了,會互幫互助的。
溫氏和劉氏才放心。
施靈在一旁角落聽著元家如此團結的話語也心嘆只有他們了,其他無論大家還是小家,誰沒個私心的呢?
元家既然看得如此通透,也不怪後頭他們家起勢來了。
閒聊時間結束。
元滿就招呼他們先吃飯,心情再怎麼糟糕也得先吃飯啊。
至於明日的事情明日再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
溫氏和劉氏這才又回堂屋催促他們吃飯去了,元明香搖搖頭表示吃不下,還是陳鵬再三勸說才起身要去。
結果夫婦倆回過神後看見小廳裡邊的擺設無一不精緻,大多都是後邊淘回來的,要不就是周煜他們送的所以才不顯得空蕩。
再看見四個小子丫鬟忙裡忙外地伺候著,人家一家子其樂融融,大房和二房關係也親近,心裡別提什麼滋味了。
幾個孩子又乖巧,哪怕大概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後還是規規矩矩地喊了大姑大姑丈,元明香和陳鵬只能勉強笑笑,心情差到很難撐起明媚的笑容來,只能如此。
孩子們也不計較,也不多說,就連伶牙俐齒的元滿都沒有對於他們說些什麼,(其實是懶得搭理他們了)這叫元明香夫婦心裡頗為感觸。
孩子們的對比當真的天差地別,再看人家孩子們因為上學後舉手投足無比端正,文文靜靜的一身書卷氣。
元明香夫婦突然間也悟,後悔沒多花心思在教導孩子上邊,從前只顧著小兩口吵啊鬧啊的,白白浪費這麼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