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陳軒三人便踏上了前往文物局發現的古墓。
這座古墓距離濟水市大約五百里地,是在沂山市邊上的大山中。
“軒哥,光是聽說這沂山是早些年間抗擊東瀛倭寇的革命老區,沒想到這還有古墓呢。”三子在火車上和陳軒說到。
這一次三人出發,沒有別的很方便的交通工具,高鐵沒有通車,只能坐火車了。
“瞧你說的,我華夏地大物博,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古墓,這有什麼稀奇的。”陳軒說到。
“我華夏確實是算是人傑地靈了,其實,很多山川河流都隱藏在結界當中,世俗界的人看不到罷了。”檸梔也說到。
很明顯,檸梔的家就是在這世俗界的人看不到的地方。
“軒哥,你對古墓有沒有什麼研究呀,確實,咱們去的徐福的墓,應該算不上古墓。”三子問到。
“在考古學中,有一門學問就是叫地勢學,一般可以透過研究這山脈走向之類的來確定大墓所安放的位置。”陳軒說到。
“那這是所謂的龍脈嗎?”三子問到。
“其實這龍脈,說白了就是在大山底下的靈氣流通,華夏大地的龍脈很多。”陳軒說到。
“那肯定很多,如果不多的話咱們華夏這麼多年的歷史,多少朝多少代,這麼多皇帝,光埋了龍脈都不夠。”三子說到。
“其實龍脈很多,但是能夠埋人的卻不是很多,也得分地勢之類的,有些別說埋帝王了,就是埋普通人都不行。”陳軒說到。
“比如說,殭屍,為什麼會形成,就是因為入土不安,地勢不好,有些地脈靈氣混亂,地脈不暢,違背自然,就會形成殭屍。”陳軒繼續說到。
“呦,軒哥,你這考古學怎麼還研究強殭屍了。”三子調侃到。
“沒辦法,你沒正兒八經的學過,考古學其實也得學咱們華夏老祖宗留下來的風水學,多學著點吧。”陳軒說到。
一路上,陳軒,檸梔和三子三個人說說笑笑的時間倒也是過得很快,轉眼便到了沂山市。
下了車,出了站,便有當地工作人員過來接三人。
“你們就是東山大學的考古系高材生是吧,多虧你們來了,這一次,我們需要你們就我們的同事。”來接陳軒等人的工作人員說到。
此人叫馮祥,是文物局的工作人員,這一次下墓,有兩個同事失蹤了,不知道去了哪裡。
馮祥得到通知,陳軒三人不是普通的學生,具體的,領導也沒有告訴他,只知道他們不同於常人。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接到當地百姓的上報,在沂山有一處大山裡發現了一個大洞。”
“當地居民沒有進入,這個大洞似乎是山上下大雨衝出來的,我們的工作人員便前來調查,發現這裡應該是一處古墓。”
“接著,有兩個同事帶了裝置便準備進到洞裡做先頭部隊探查探查,可是,一進之後便再也沒有了訊息。”
“身上的保護索也拉了出來,發現保護索是他們自己解開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