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張昭、魯肅等一干文臣卻主張先禮後兵,讓袁耀自動請辭上表,將揚州牧拱手讓於孫策,因為孫策佔據了揚州的三分之二,他才是實至名歸的揚州牧。
此外還有宗族名將三人,孫堅的幼弟孫靜、孫策的堂哥孫賁、孫河,也一個勁的叫嚷著要讓袁耀知道,這揚州是姓孫,而不是姓袁。
孫策左右不定,他內心是希望主戰的,可是如今江東的錢糧實在是不充裕,若是大勝還好,可若是僵持不下,或者受挫,後果不堪設想。
“中護軍軍師周瑜到!”
“建昌都尉太史慈到!”
孫策疾步出迎,一手執著周瑜,一手執著太史慈,來到大堂,心緒方安,欣慰道:“吾有公瑾、子義,大事可期。”
太史慈拱手道:“主公,聽聞袁耀逆賊手下有一大將高寵,曾力戰主公,以及韓當、程普兩位將軍,處於不敗之地,當是一大勁敵,末將已請義兄出山,前來助主公一臂之力。”
孫策喜上眉梢,驚呼道:“可是昔日曲阿小將?”
“正是,已到府外,只是吾之義兄已有歸隱山林之意,主公可想方設法留下他!”
“快快有請,此等豪傑,孫策當親自去迎接。”
孫策又親自領著太史慈來到府外,果見一員白袍小將,持槍而立,俊朗不凡,舉手投足間,透著絲絲縷縷自傲。
太史慈來到曲阿小將身旁,頓時道:“義兄,此吾之主公,江東之主,吳侯孫伯符。”
又對著孫策道:“主公,此乃吾之義兄,項霸項少龍。”
孫策一頓,自項羽兵敗之後,項氏子孫為免鋒芒畢露,紛紛改名,如今整個大漢,也沒有幾個姓項的,這人姓項,當大有來頭。
“項壯士快快有請。
項霸拱手道:“孫將軍有禮。”
入內之後,眾人皆對項霸投來異樣的神色,這人眉目間有貴族氣質,不簡單。
孫策可是對這個曲阿小將好感頗深,昔日他和太史慈單挑大戰,這曲阿小將可是力敵自己手下十二騎大將,這份氣魄,膽識,武藝,孫策自己都做不到。
感受著鶴立雞群的怪模怪樣,項霸難受不已。
項霸沉聲道:“諸位不必多慮,若不是吾之義弟邀請,吾不會來叨擾各位,實不相瞞,吾之先主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先主項羽命喪烏江之後,先主的另一個妃子袁氏,與先主生下了一個兒子叫項隆,項隆為了躲避劉邦的追殺,逃到了揚州豫章郡內,過上了隱居的生活,吾便是項隆的後人。”
一語驚人,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項羽竟留有後人,若是讓大漢皇室知道,怕是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濫殺無辜。
這個身份真的太驚世駭俗了,難怪一直沒人知道他的名字。
可這些對孫策來說,沒有半點顧忌,如今漢室皇權衰退,名存實亡,只有自己身板硬了,才是王道,管他張三李四。
孫策雖震驚了一下,可立馬豪氣干雲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漢室朝綱混亂,民不聊生,我等有志之士,當力爭上游,名留青史,何須顧忌自家出身。”
孫策手下雖大將眾多,可他就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主,對於一個野心勃勃的江東之主來說,項霸之才,正好可以助自己開拓疆土,當下起了招募之心。
可是項氏歷來就為貴族,孫策只能拿出更大的誠意才能留住項霸。
孫策對著項霸,抱拳道:“在下不才,願與閣下結為異姓兄弟,共同討賊。”
項霸是談泊名利,但是也曾奢想重複項氏聲望,可都無功而還,如今終於有一個敢接納自己的諸侯,激動的手足無措。
“孫將軍就不怕我給你招惹是非?”
孫策頓聲回道:“男兒大丈夫,說到做到,你若願意隨我一道討賊,我求之不得。”
項霸感動不已,當下對著孫策行禮道:“承蒙將軍抬舉,吾感激不盡,願在將軍帳下效力。”
“好,好,好。”
孫策一連說了三個好,手下又添一員猛將,以後進圖荊州,爭霸天下,又多了幾分把握。
當下孫策不顧眾將的詫異之色,設下祭壇,對天發誓,拉著周瑜,與項霸三人結為異姓兄弟。
又將孫策的母親吳老夫人請出來,作為見證,依次排位,孫策為大兄,項霸為老二,周瑜為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