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釋放太史慈的訊息不脛而走,身在江夏郡的劉備,立馬就得到了訊息。
劉備一臉苦悶的來到諸葛亮的府邸,沉聲道:“軍師,江夏郡初定,十室九空,需要修養,可子龍又身在敵營,我真的日夜難安。”
劉備越說越動容,竟淚目橫流。
諸葛亮只得好生安慰,又道:“主公,聽聞孫策已經贖回太史慈了,不如我們也派人去探一下袁耀的口風。”
“聽聞袁耀可是漫天要價的奸人,江夏郡如何能滿足他的獅子口,備心痛呀!不能保全子龍和叔至。”
諸葛亮若有所思道:“主公,即便江夏郡物乏民困,但是子龍將軍,忠肝義膽,琦公子一定會答應此事的。明日屬下便在議會上提起此事。”
劉備心頭一寬,這才是他來找諸葛亮訴苦的原因,如今雖然劉琦把所有事都交給他打理,但是,這明面上的江夏郡太守是劉琦,而不是他劉備,如此勞民傷財的事,他劉備是極為不情願背這個黑鍋的。
如今諸葛亮答應應承此事,實在是再好不過。
次日,太守府議事廳。
劉琦居高而座,江夏郡已定,他心裡至少是高興的,以後保命的機會又要多一些。
看著階下的大小將校,劉琦一臉欣慰道:“此番若不是諸位齊心協力,不知道何時才能平定戰亂,所有大小官員,一律論功行賞。”
劉琦又望向劉備,抱拳道:“皇叔,以後江夏郡的事,還需要你全權負責。”
劉備連忙回了一禮,答道:“備職責所在,豈敢不從。”
“嗯!”
劉琦點了點頭,又詢問道:“諸位可有事上報?”
諸葛亮出列上報道:“回太守,今江夏雖定,但大將趙雲、陳到皆身在敵營,前日長沙郡傳來訊息,東吳孫策已經贖回太史慈和呂蒙二將,請太守早日定奪。”
“哦?竟有此事,皇叔,為何你不早點提醒我。”
面對劉琦的詢問,劉備一臉正色道:“趙雲乃是我之部將,袁耀小兒又心腸歹毒,定會故意刁難,所以備不敢以小廢大,當以江夏大局為重。”
劉琦語重深長道:“皇叔大義之舉,劉琦萬分佩服,只是趙雲將軍乃當世猛將,其又忠心耿耿,豈可白白折損了他的性命,還請皇叔派人前去洽談此事,只要江夏郡能籌備到的,答應他便是。”
劉備感動的淚花閃閃,抱拳對著劉琦道:“備謝過琦公子成全,只是,如此勞民傷財,實在是難以給江夏子民一個交代。”
劉琦頓聲道:“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事主意已定,無須多議。”
“……”
劉備本還欲再勸,劉琦卻已經起身道:“軍師,此事便由你操辦,務必要救回趙雲將軍。”
諸葛亮躬身領命。
劉備與諸葛亮對視了一眼,兩人心照不宣,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
不日之後,劉備的幕僚簡雍,出使長沙郡。
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袁耀早已經帶著趙雲去了零陵郡,只留下陳到關押在臨湘城的大牢中。
就好像提前知道劉備一定會派人來一般,讓簡雍砰了一鼻子灰。
長沙太守黃祖客氣的將簡雍迎入議事廳,嘆氣道:“先生來晚了一步,我家主公昨日剛剛去了零陵郡,怕是十天半個月,都不會來長沙郡了。”
簡雍愁眉苦臉道:“黃大人,我家主公,有意效仿東吳孫策,贖回趙雲和陳到二人,還請大人代為轉達,如今袁公子佔據荊南三郡,物資匱乏,不如兩家議和,各取所需。”
“嗯!”
黃祖點頭道:“先生所言甚是,我這邊派人去傳達先生的意思,如今陳到就在城中,先生不妨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