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也不冷不熱地反擊道:“丞相是否以為我家公子必死無疑?其實不然,我家公子若欲自保,何不捨了長沙、江夏兩地,依託廬江郡的根基,別說三五月,就是三五年,孫策等人也休想踏足廬江半步,何故而獨來相求丞相?”
“這……”
曹操被杜如晦一言擊中要害,頓時語塞。
曹操心中準備的說詞也毫無用處了,憋屈的慌。
事實上,誠如杜如晦所言,如今袁耀在廬江郡的聲望很高,且又有餘糧,齊聚三郡的兵馬,固守廬江郡,孫策還真不一定能攻下廬江郡。
並且,一旦袁耀從長沙、江夏撤走,來自荊州軍的圍剿,自然冰融水化。
到時候,曹操還真不想袁耀毀於孫策之手,一旦孫策佔據廬江郡,豫州的門戶便徹底開啟了,可袁紹不死,曹操也不想半途而廢,將兵馬從河北調回來,轉而攻打孫策。
見曹操被自己一語震住,杜如晦趁熱打鐵接著說道:“我家公子雖出身四世三公,但是其父袁術倒行逆施,早為天下士族所唾棄,絕無爭霸天下之心,只期望找一個安穩的地方,了卻餘生。”
曹操聞言心頭意動,杜如晦此話倒是不假,袁耀這一輩子,怕是也很難得到士族的認可。
杜如晦見曹操似有意動,接著說道:“我家公子之意亦準備南下交州,尋一個邊陲小鎮,若非必要,此生再不欲摻紛爭。”
“縱然這四路聯軍同伐我家公子,也無關大局,大不了我家公子率眾南下,千里邊陲,何處不可安身?”
“不過……”
曹操眉頭一跳,問道:“不過如何?”
杜如晦淡淡一笑,答道:“不過,江東孫策乃虎狼之輩,且有揚州士族支援,若讓他得了廬江郡,怕是丞相日夜不得安寧。”
“唔!”
曹操聞言凜然,杜如晦說到他的短處了。
如果真把袁耀逼急了,從此遁入交州邊陲之地,那也意味著郭嘉給他謀劃的驅狼吞虎計劃就徹底流產了!
當初定計時,郭嘉就預定了袁耀、孫策兩支外兵以為制衡。
可一旦袁耀撂挑子,南下交州,孫策沒了制衡,必然會見風日長,河北之戰已經進入決勝的地步,若是半道終止,豈不是放虎歸山,讓袁紹重新起死回生。
不能!
萬不能讓此事發生!
曹操臉色沉重,冷然道:“先生好凌厲的口舌,可如今豫州兵馬有限,我欲助袁伯平,也無能為力。”
杜如晦正然道:“丞相說錯了,此舉不是助我家公子,而是助丞相自己,我家公子有意將廬江郡交讓給丞相。”
“什麼?”
曹操驚呼道:”交讓給本丞相?難道是本丞相聽錯了,還是先生說錯了?”
杜如晦點頭道:“丞相沒有聽錯,在下也沒有說錯,就是交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天子尚在許都,丞相代天子掌管天下,自當是交讓給丞相。”
曹操一臉震驚的看著杜如晦,方許才緩緩道:“請先生細說。”
杜如晦回道:“廬江之地,乃是四戰之地,我家公子自知才疏博淺,能力有限,留守此處,入陷沼澤,一時半會兒死不了,但是離死也不遠了。”
“所以,我家公子準備將廬江郡交讓給丞相,不求丞相賞賜,只盼丞相入駐廬江郡之後,能幫我家公子抵住孫策的夾擊,好讓我家公子粉碎這班小人的陰謀。”
“哈哈……”
曹操大笑道:“袁伯平好手段呀,廬江郡豈有江夏郡富裕,他這是要以小博大,不過本丞相倒是樂意助他一臂之力。”
曹操起身對著門外的許褚道:“許褚,去傳召郭嘉、荀彧過府議事。”
杜如晦見事情塵埃落定,心下稍安,起身告辭道:“丞相,竟然事情已妥,在下這便告辭,早日回去向公子交差,做好撤離廬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