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下去,好生照看秦民屏,叔父遇刺,非你們一人之過錯,乃是賊子蓄意謀殺,你們捨命保護,都有功勞,以後定有賞賜,另外,屯田之事不可拖延,你繼續派縣兵督促。”
恩怨分明呀!
縣兵隊長本以為袁耀會責怪自己,哪知道袁耀不但沒有怪罪,還勉勵了一番,心生感激,拜謝了一番,這才出去。
李勣心事重重道:“主公,可讓高寵將軍的第一軍巡防江水,廣築烽火臺,封鎖江道。”
廬江郡與丹陽郡以江水為隔,長達三百多里,要想全部封鎖,實在很難。
可眼下正是屯田地關鍵時刻,不容有失,即便不能全部封鎖江道,也要遍佈哨崗,以防孫策突然用兵。
“嗯!”
袁耀點了點頭,目色蒼涼,看著雙目緊閉的袁胤,心裡難受無比。
眾人不便繼續打擾,紛紛告辭,只有孫思邈留在府上,以備不時之需。
江東,丹陽郡太守府。
周瑜府宅內,一名黑衣人拜伏於臺階前,正是行刺袁胤之人。
周瑜扶起臺階下之人,和悅道:“韓烈壯士,此行辛苦你了,這是百兩黃金,可打探到皖縣的動靜。”
刺客叫韓烈,丹陽人士,本是江湖中的亡命之徒,有幸被周瑜賞識,做了他的門客。
看著周瑜手中黃金,韓烈嚷聲道:“軍師見笑了,我韓烈雖不算英雄好漢,可也知道知恩圖報,你派人治好了我的母親,我這條命就是你的。”
“好,這錢你先拿下去,足夠安置你的家人,記住,此事不可對外人聲張。”
韓烈點了點頭,又道:“軍師,小人還有要事稟報。”
“哦?”
周瑜詢問道:“袁耀除了屯田,難道還有其他動作?”
韓烈回道:“軍師,小人在皖縣打探得知,袁胤負責屯田一事,所以擅作主張,對他進行行刺。”
周瑜目色一厲,他不屑如此手段,可是想到韓烈也是一片好心,只能安撫道:“以後不可魯莽,若是失了吳侯的臉面,如何自處。”
韓烈擺著胸脯道:“軍師儘管放心,沒人知道是我乾的,另外,如今廬江郡大小事務都由一個叫杜如晦的人處理,此人在廬江郡很受袁耀看重,地位尚在袁胤之上。”
“這杜如晦又是何人?”
韓烈如此一說,相當於間接告訴周瑜,他就算刺殺了袁胤可能沒多大效果。
韓烈原本不想使用此手段,可是孫策四弟孫翊被刺殺一事,一直沒有查到結果,最後大家紛紛把矛頭指向袁耀,讓他背這個黑鍋。
因此,韓烈這才想出了此招,不但可以讓袁耀少一位獨擋一面親信,還能阻撓袁耀的屯田之計。
杜如晦?
可就算周瑜想破腦袋,又找不到有關杜如晦半點事蹟。
“你可還探聽到什麼?“
韓烈回想了一下,又道:“除了杜如晦之外,廬江兵中還有一個大人物,叫李勣,已被袁耀拜為軍師,袁耀襲擊江夏郡,就是此人所謀,此人與杜如晦,同為袁耀的左膀右臂!”
”李勣?”
周瑜腦皮都想透,還是一無所獲。
“那袁胤呢?死了沒有?”
韓烈回道:“他身旁有一個縣兵很是厲害,小人的連珠箭被他破了,不過軍師放心,臨走之前,我甩了一記長刀,袁胤活不了。”
“嗯!”
周瑜嘆道:“你先下去吧!”
韓烈帶回來的訊息實在是讓他太震撼了,杜如晦,李勣,這兩人,一定要徹查清楚。
——————————————————
真的很難過,寫到14萬字了,可是感覺支援的人越來越少了,拜謝各位以前推薦票的支援,不論風雨,我將一直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