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心頭怒火正盛,隨手將書信投擲於地,不想多看一眼。
還是周瑜起身回撿起書信,輕聲念道:“人無信則不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小霸王孫策,你難道忘記是誰在你最困難的時候救助你的?如今我父親初喪,你就來攻打他的遺孤,真是人心險惡,有辱孫文臺門風。”
“若是你執意置我於死地,我便引曹軍南下,在你屁股蛋上插一把刀,看你還敢不敢如此囂張,你的大恩人袁術之子,廬江太守袁耀親筆。”
周瑜唸完,那邊孫策已經氣的咬牙切齒,好一個黃口小兒,嘴巴倒是厲害的很。
“公瑾,袁耀此賊留不得,若是成長起來,怕是後患無窮。”
周瑜眉目閃轉,回道:“主公,廬江郡處於三面合圍之地,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眼下我們不易勞民傷財於袁耀硬拼,當東取豫章郡,南下交州,同時穩住治地內土著人,才是上上之策。”
孫策如一隻發情的野豬一般,急聲吼道:“什麼,公瑾你是讓本將軍就這樣放過他?你難道沒聽見他罵本將軍是養豬的人?他還羞辱小喬!”
“主公寬心,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萬沒有想到堂堂四世三公的袁術,竟有這麼一個不學無術的棄子,真是有辱風化。”
周瑜突然看開了,在他眼裡,現今這袁耀就是一個小人,他們都是君子,君子豈能度小人之腹?
孫策依舊憤恨不平道:“公瑾,本將軍實在難以嚥下心頭的惡氣,有沒有什麼計謀讓廬江郡亂成一鍋粥?”
周瑜笑著答道:“不用我們去折騰,曹操、劉表當不會坐視不理,聽聞曹操意圖出兵徐州,征討劉備,到時候,廬江郡豈能走脫干係。”
“這也是我建議主公退兵回丹陽郡的原因,本想一戰擊潰皖城,然後可以整頓兵馬,再曹操來敵之前穩住陣腳,現今已經失了先機,所以便不必繼續死磕下去。”
孫策這才釋然,回視周瑜,笑道:“有公瑾在,本將軍何曾大事不成,先忍他幾日,待平定了江東土著人,再來收拾此賊。”
“主公英明!”
不日之後,在許都丞相府,曹操手捧曹仁的軍情戰報。
看畢之後,曹操竟久久不能釋懷。
曹操淡然對著首席謀臣郭嘉道:“奉孝,曹仁失手了,不但沒能攻下廬江郡,還折損了三千兵馬,其中有接近七百騎兵。”
郭嘉接過書信,看完曹仁的戰報,心下駭然不已,沒想到袁公路還有子如此。
方許,郭嘉饒有興致道:“主公,這袁公路之子倒是頗有膽識,不如主公請奏陛下,封他為揚州州牧,如今孫策兵鋒畢露,定咽不下這口惡氣,到時候……。”
“曹仁信中提到,袁家小兒手下有一大將,名喚高寵,武藝尚在他之上,他差點命喪此人之手,當著不可小噓。”
郭嘉眉目一皺,沉聲回道:“主公,眼下徐州劉備才是大患,我們的大敵是袁紹,暫且沒有多餘的兵力對抗江東局勢,不如讓豺狼自己爭奪,也省得我們分兵把守。”
曹操點頭允諾,郭嘉又道:“主公,宛城張繡已經投了納降表,可喜可賀!”
“哦?張繡?”
曹操尚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宛城一直是他一塊心病。
宛城之戰,曹操可謂損失慘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等都被張繡所殺。
“本丞相恨不得將張繡、賈詡兩人碎屍萬段。”
郭嘉回眸笑道:“可是主公不會如此,張繡乃不可多得的武將,賈詡更是鬼謀多變,其部下更有六千精兵。”
曹操鬼魅一笑,謂道:“知我者謂我心憂,傳我命令,任命張繡為揚武將軍,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
“主公英明,另外,可讓公子曹均娶張繡之女為妻。”
曹操滿口答應,他可是求賢若渴,用人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