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迪自從迷上《食戟之靈》後,高舉著一年精通日語的大旗,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到外語樓日語交流角,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朗讀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
本來就只有兩個人的宿舍,在姜迪入了日語角組織後,更加沒了人氣,林悅早上從床上起來,彷彿迷失在森林裡,孤立無援。
又一撥社團招新廣告,席捲各大宿舍樓的佈告欄,林悅出了電梯,看到“廣播站”三個赫然狂草佔據整面佈告牌,萌生了去廣播電臺的想法。
林悅的執行力一直都是最強的,不想則已,一下定決心,不達目的不罷休。站在校園“金嗓子”們面前,她發揮出音樂上的先天優勢,連唱帶講,模仿著“交通91.6”電臺的聲音,給評委的耳朵蒙上一層絲質的享受。
“你晚上就來吧!”學長盛情相邀。
“去廣播站?”
“我可沒說錄用你啊!先來參觀一下工作流程。”學長剋制著激動的心情,為百裡挑一的好嗓子預留一席之地。
晚上7點,林悅去到校廣播站,琳琅滿目的各種調音機器陳列在大房間裡,周圍還有一圈獨立的小隔間,透過窗戶,她看到面試的學長正帶著耳機聚精會神地進行晚間直播。
碩大的音箱高懸在窗外,向四周擴散著鏗鏘有力的金嗓子。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於9月20號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研究生學術論壇……”
林悅屏息凝神,第一次近距離感受直播的魅力,才發現那些平日裡被忽略的校園廣播,其實在高空激盪著深入人心的力量,每一篇稿子都是一步步從記者音訊,轉手到文字編輯,再過稽核編輯,到最後調頻播報,卡字校時。
她到老師那裡,按照終面要求,錄了一段備播。
“早上好,這裡是早安音樂,我是萌新悅悅,秋高氣爽的時節,連清晨都變得溫柔了許多呢!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首改編自臺灣民間歌仔戲的《身騎白馬》,唱作人,周深。”
從此,校園的清晨多了一個甜美的聲音,沒有多少人察覺到這樣的變化,行色匆匆間,我們錯過的都是微不足道的美好,而有的人卻感受得到這份久違的熟悉。
這個人,就是詹森傑。
信工大樓將學院的學生“封鎖”在計算機實驗室,朝朝暮暮,沉溺在程式碼和演算法的世界,一方方密閉的小隔間,既能產生圖靈式的邏輯天才,也能逼瘋人腦跟不上電腦的凡人。
每天早上,詹森傑面對著電腦螢幕,耳邊響起的就是林悅的聲音,以前天天吵架總覺得厭煩,現在怎麼聽都是不夠的。
詹森傑給廣播站匿名投稿,把他給林悅唱過的歌都點了一遍。
從陳奕迅的歌聽起,那是他們初識的時候。
“早上好,這裡是早安音樂,我是悅悅,最近天氣降溫,大家注意保暖噢!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江志仁創作的《浮誇》,2003年4月1日,在倫敦聽到好友張國榮的死訊,他悲痛萬分寫下此曲,後經黃偉文填詞,流露著不得志人物們的吶喊……”
林悅關閉語音輸入,輕旋按鈕,逐漸切入歌曲。
第一句音訊輸出的時候,她顫抖著,因為沒有提前檢查,這首歌的原唱變成了詹森傑。
“有人問我,我就會講
但是無人來
我期待,到無奈
有話要講
得不到裝載……”
第一次班聚的時候,大家都沉浸在娛樂中,只有她坐在角落,為即將手術的媽媽擔憂著,燈光打不到的地方,遮蔽了一切歡聲笑語,本應度過屬於一個人落寞的夜晚,詹森傑卻偏偏闖進了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