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是東晉猛將,也是東晉新崛起的貴族,他是晉成帝司馬衍的駙馬,南康公主的丈夫。
成為駙馬後,他官拜徐州刺史,算是正式步入東晉朝廷中樞核心階層。
因滅國有功,桓溫被加封為安西將軍,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
隨後桓溫開始北伐,雖然沒有成功,但也收復了晉朝故都洛陽。
不斷獲得軍功,讓桓溫產生了問鼎最高權力的野心。
說起來也很巧。
當年高平陵之變,以司馬家為首計程車族門閥正式走上臺前。
為鞏固權力,司馬懿大肆屠殺了親近曹魏集團計程車族。
王凌,毋丘儉,李豐等人都被夷三族。
包括桓範,這位哀嘆曹爽猶如豬狗的智囊,最後被控以誣告謀反之罪與曹爽等人併為一黨,一同處死,並誅滅三族。
而桓溫祖上是譙國桓氏,與桓範雖然不是同族,但勉強算是同宗,所以誅三族牽連不到他。
但這份恩怨也就此定下。
此後。
一路走向權利巔峰的桓溫,最終竊取了司馬一氏的權柄,推翻了司馬家的江山。
竊國者終被竊國。
這似乎是命運所開的玩笑一般。
桓溫也算是給祖上報仇了……
毫無疑問。
這一位也算得上是當世之豪傑,王猛一度想選擇他,但最終還是沒有決定。
此刻桓溫來到荊州北部,看到那荒無人煙的村莊和城池,一時間整個人都麻了。
人呢??!
一個人都沒有,就像是一座鬼城一般,這般詭異的場景,讓桓溫部下諸將,一個個毛骨悚然。
“去查一查,這是誰的手筆!”桓溫咬牙切齒的說著。
不多時,麾下打探訊息的探子來報,“這是秦國宰相王猛的手筆!”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桓溫挑了挑眉頭,不免想到當日初次相見的場景。
當年桓溫北伐,擊敗苻健,駐軍灞上,關中父老爭以酒肉迎勞,男女夾道聚觀。
那時的王猛聽到這個訊息,身穿麻布短衣,來到桓溫大營求見。
桓溫請王猛談談對時局的看法。
王猛在大庭廣眾之中,一邊捉自己身上的蝨子,一邊笑談天下大事,滔滔不絕,旁若無人。
桓溫見此情景,心中暗暗稱奇,便問道:“我奉天子之命,統率十萬精兵舉大義討伐逆賊,為百姓除害,而關中豪傑卻無人到我這裡來慰勞,這是什麼緣故呢?”
王猛則直言不諱地回答:“您不遠千里深入北境,長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卻不渡過灞水去把它拿下,人們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來。”
這句話直接戳中了桓溫的心思,他若攻佔關中,只能得個虛名,而地盤卻要落於朝廷。
所以與其消耗實力,失去與朝廷較量的優勢,還不如養寇自重,繼續獲得朝廷的支援。
桓溫很清楚,什麼叫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如果他真一心為朝廷征戰,最後驅逐韃虜,光復中華,那他最後的結果絕對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