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夠將一團散沙計程車兵組織起來,並將它們運用到最合理的地方。
這就是韓信的能力。
《史記·十二本紀·高祖本紀》記載: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后。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首次攻擊失利後沒有一潰千里,而只是退卻,為側翼營造出了夾擊的空間,然後趁著楚軍受創的時候再反殺回來——這是何等的組織力和戰場排程能力?
項羽做不到,劉邦也做不到,在這個時代,只有韓信可以。
這也是後來,韓信說出那句“多多益善”的底氣。
劉邦問:“如我能將幾何?”
韓信:“陛下不過能將十萬。”
劉邦:“於君何如?”
韓信:“臣多多而益善耳。”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自從將韓信收入麾下後,大漢天團的最後拼圖終於到位,蘇澈直接命其為將。
一個初出茅廬,從未立下功勳的毛頭小子,一上來就成為將軍,這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
不過很快,隨著韓信的光芒開始閃耀,便再沒人能說出什麼話來了。
當蘇澈穩定關中秦地後,便開始了主動出擊。
天下亂了幾百年上千年,好不容易平定了,現在又要亂起來了,這可不行!
必須儘快平定這天下才行!
就這樣,大軍出擊。
秦軍再一次出關。
不過這一次,應該叫漢軍了。
秦地已徹底變成了漢地,在蘇澈的仁政之下,老秦人非常樂意這樣的轉變——至於那些不樂意的,早就被蘇澈送去見了始皇帝。
關中之地,只有一種聲音,蘇澈的聲音!
老秦人苦秦久矣,胡亥的上位,更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老秦人對秦朝傷心透頂了。
若非民心盡失,蘇澈也無法這麼順利的轉化關中之地。
老秦人實在是等了太久太久,終於等來了蘇澈這樣的仁君聖王,哪還管你是不是秦王后裔?
這其實並不誇張。
歷史上,項羽將秦國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秦國降將章邯、董翳、司馬欣,號稱“三秦”,以此來阻止劉邦東出。
可項羽率兵離去沒多久,劉邦就直接“還定三秦”,將關中作為根據地東出發起了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楚漢之爭”。
關中百姓,全都支援劉邦這位仁慈長者。
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隨著漢軍出關。
第二次‘秦國東出滅六國’——
開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