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忘了,眼前這四十萬大軍,並非是忠於秦朝計程車兵……
他們本是在嚴苛刑法制度之下,被送到驪山修建秦始皇陵,可謂是苦不堪言,心中早已經將秦朝恨透了,又怎麼可能效忠秦朝?
被秦二世赦免,在戴罪立功的情況下,加上軍功制度的刺激,能讓他們短暫的化為虎狼之軍。
他們擊潰了陳勝的起義軍。
又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將陳勝的軍隊誅戮殆盡。
他們守住了大秦帝國的尊嚴。
但。
這並不意味著,這些軍隊便是效忠於秦朝的軍隊。
驅動他們前進的,不過是軍功制度下的土地、屋舍、奴僕、爵位!
對秦二世,對這秦朝,他們是一點感情也無的。
而這一路過來,他們所見所聞,卻是漢王上位之後,暫停徭役,免除田稅,廢掉嚴苛的刑法,促進商業,以及施展的各種仁政……
百姓的臉上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孩童的臉上充滿笑容。
這樣的王,才是他們值得追隨的王!
所以。
當章邯帶頭效忠漢王。
這些士兵當真是一點心理負擔也無,一個個格外開心的喊出了“吾等願意追隨漢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這句話。
這是他們真心實意的想法!
…
不過。
這突然間的轉變。
卻讓城樓之上的諸將面面相覷,這就投降了?
這就願意追隨漢王了??
這四十萬士兵的呼喊,給眾人帶來極大的衝擊力。
忽然之間。
不少人突然明白了漢王的良苦用意了!
也感覺到了他們實在是太短視了!
此前進入咸陽後,蘇澈對關中百姓,施行各種仁政,甚至還開倉放糧,救濟窮苦百姓,將白花花的錢,免費送給那些窮人,甚至將大片大片的土地,直接分發出去。
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引起了沛縣軍的不滿。
畢竟在沛縣軍看來,既然他們入了關中,就算不來一場痛痛快快的屠城,可那大部分的利益分配,肯定應該優先分給他們!怎麼能分給外人呢?
甚至在城中劫掠,都要受到責罰!
憑什麼啊!
沛安侯這是胳膊肘往外拐啊!
對於六國之民而言,自然是打心眼裡是討厭秦國,包括秦國的百姓——秦軍能無往不利,橫掃六國,難道他們百姓就沒有責任了?這些百姓也是害六國覆滅的元兇之一!
秦國害得六國覆滅,憑什麼對他們如此仁慈?
這不公平!
可因為是蘇澈的決定,一切命令,也就強行執行了下去,就算有人反對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