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一切只是蘇澈的猜測和推斷。
現實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還是得等出去才知道。
這一次模擬相當重要,蘇澈不願意輕易放棄。
他的第六感告訴他。
如果這一次能成功的話,收穫會非常多。
……
隨著時間的加速。
時間變得越來越快,轉眼又是兩三年過去。
模擬的體驗感變得相當奇妙。
有的時候,蘇澈還在做事情,下一秒,蘇澈甚至能看到一行行文字在眼前流過,就像是在看一本。
這是一種全新的模擬體驗。
…
墨家的主張並不被君王所接受。
因為墨家思想已超出了當時社會發展的實際,不符合統治者的需要。
戰國時期群雄割據局面是不可能長久保持和平的。
所以墨子的兼愛非攻在當時顯得有點不切實際,哪怕被普通百姓所支援同時深得民心,可沒有被諸侯接受,終究無法成就氣候。
蘇澈這一時期的墨家,乾脆分化為二支:
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
另一支則轉化為社會上的遊俠。
蘇澈的師兄韓非子說過:“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學一旦與政治同流,成為立法的根據,儒學便完全實現合法化。
而以俠義自任的墨學,既然已經做好同弱者共進退的準備,最後必然是走向強權的對立面,成為強權專制政權的眼中釘,肉中刺。
所以墨家的未來必然是不斷衰弱,不斷凋謝,最終徹底無法生存。
《韓非子·顯學》載:“世之顯學,儒墨也。”
可從韓非子到漢武帝時期,時間不過相去百年,墨學竟然從舉世顯學一舉墜入深淵,以致於往後漫長的時間裡,墨子的名字,竟然極少為學者們所提及。
墨家自此以後,陷入了漫長時間的沉睡!再無後人提及!
蘇澈知道這些,所以決定嘗試改變這一切!
在不動墨家根本理念的情況下,讓墨家的主張,更符合這個時代,和各個君主的利益。
他的所作所為,被一部分墨家學子嗤之以鼻,也讓很多墨家學子推崇至極,希望他成為墨家鉅子!
在這段時間裡。
蘇澈接連發表了三篇文章。
分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