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一出,再次睜開雙眼,眼前是一個穿著布衣的中年男人。
男人面孔黝黑,臉上佈滿了皺紋,是那種地道的老農形象。
不過劉家顯然要比一般的農民好上一些,算是富農,畢竟有錢培養孩子讀書。
在這個時代,培養孩子讀書,開銷並不算低。
劉老太公的確重視劉邦,否則也不會將家裡的錢拿出來供劉邦讀書。
當然,這個開銷也絕不會太誇張,否則以老劉家的本錢,根本無力供養兒子讀書。
後來劉邦當了混混之後,劉老太公覺得劉邦不可能再有出息了,於是乎便全將希望寄託在了第四個孩子,劉交的身上。
劉交是劉邦的同父異母,小十歲左右的弟弟。
這一位可不得了。
他從小就愛好讀書,多才多藝,少時與魯穆生、白生、申公接受浮丘伯的教導。
浮丘伯何等人也?
荀子的弟子!
浮丘伯的師兄弟基本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比如韓非,李斯,公孫尼,毛亨,陸賈,張蒼。
能成為浮丘伯的弟子,足可以見劉交在學業上的成就。
在劉邦三個兄弟裡。
劉交算是最出色的一個。
老大早亡,老二庸碌,唯有劉交思想與劉邦最接近,也深受劉邦的信任和寵愛。
劉邦在豐沛起義後,劉交跟隨劉邦打天下,成為劉邦的得力助手和親信。
入關之後,劉交受封文信君,跟隨劉邦轉戰各地。
可以說,劉交為漢家天下的建立下汗馬功勞,是漢朝的締造者之一。
或許在劉老太公的心目中,有出息的孩子,大概就像是劉交這樣,喜愛讀書,為人謙遜有禮,胸懷遠大志向,而不是劉邦這種,天天和一旁狐朋狗友到處廝混。
然而命運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奇妙,
那個喜歡整日廝混的孩子,最終成了整個天下的君主,為老劉家掙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家業。
基因的本質是為了遺傳。
人類的很多行為,都是在基因本能的驅使之下。
比如官員會貪汙,商人會不擇手段的斂財,都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繁育環境,讓後代更好的生存下去。
這是人的本性。
老劉奪了這天下後,透過歷朝歷代的繁衍,到最後大概有幾千萬的後代,保證了基因延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算是絕對的成功了。
據說現代姓劉的,幾乎都是劉邦一脈後裔,很少有不是的。
劉煓見自己的兒子正在發呆,頓時皺起眉頭,有些奇怪的問到:“怎麼,你不願意讀書嗎?”
蘇澈這才回過了神,搖了搖頭說:“當然不是,孩兒願意讀書!”
“那就好!”劉煓摸了摸蘇澈的腦袋,語重心長的說:“老三啊,你要知道一個道理,只有讀書識字,以後才能有大出息,咱們祖上本是秦國的降俘,就是因為會讀書識字,才被從那群秦軍中提拔,最終成了魏國的大夫。”
隨後劉煓又絮絮叨叨的說起了祖上的故事。
這故事劉煓不止說了一次。
對劉老大說,對劉老二說,現在開始對劉老三說。
蘇澈並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耐心聽完了劉煓的吹噓。
在此之後,蘇澈就有機會去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