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這些日子裡,朱標負責修建道路,他做得非常不錯,名聲遍佈全國,受到了無數底層百姓的擁戴,這也讓他漸漸找到了自信,變得活潑健康不少,心理壓力沒那麼大了。
蘇澈笑著說道:“農學院拿出了他們的成果,雜交育種成功,靈稻的產量上升了將近五成,這還是初步的成效,接下來還能繼續提升!”
朱標聽聞不由得大吃一驚,他並不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的太子,對於增產五成是什麼概念,他還是非常清楚的,這會很大程度改善民生,增強民力!
大明在國富民強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這是大好事啊!恭賀父皇!”朱標笑著說道。
“走,一起去農學院的試驗田看看!”蘇澈笑了笑說。
“要帶上大臣一起嗎?”朱標忽然想到了什麼,連忙問道。
“當然要帶上他們!”蘇澈點了點頭,必須讓這些喜歡說風涼話的大臣看看,被他們最看不起的農學院,也拿出了自己的成果!
“是!!”
很快,一道命令傳了下來,大明的朝廷重臣們迅速匯聚在一起,他們一個個都有些摸不著頭腦,還未到朝會的日子,最近也沒有什麼特別重大的事情,為何突然召集他們?
到底發生了什麼?
隨後這些大臣跟著皇帝的鑾駕,來到了應天府中的一處農場,這裡是屬於農學院的實驗田地,四周的農戶都被遷走了。
此刻靈稻成熟,稻田一片金黃,就像是鋪了一層金黃的地毯。
這些靈稻穀每一顆都非常飽滿,壓得莖稈都彎下了腰。
大臣們看到這一幕,只覺得心曠神怡,這景色當真不錯,令人愉悅。
那些成熟的靈稻,隨微風緩緩搖曳,飄散出醉人的稻香。
“這些靈稻的長勢真好啊!”有大臣忍不住發出了感嘆。
“陛下帶我們過來,就是看這些的?”有人反應了過來。
“這些靈稻的確非同凡響,感覺產量比一般的靈稻要多不少,這麼大一片田地,竟都長得這麼好,就非常難能可貴了。”
“這是……天降祥瑞?”
在古代,祥瑞都是政治中的一部分。
有時,祥瑞為太平盛世錦上添花,有時則關乎帝王的合法性,有時甚至是王朝的救命稻草。
祥瑞的政治化起源很早,《淮南子》中就有將黃帝的政績與大自然聯絡在一起的記載。
西漢時期,董仲舒正式確立了天人感應理論,他認為“天”有意識,可以看到世間一切。
若君王無道,天降災異;若君王有德,天降祥瑞以褒獎。
儒家體系逐漸將其泛道德化,變成了“人在做,天在看”之類的通俗價值觀。
祥瑞還關乎改朝換代的合法性。
古代王朝更替頻繁,天命的呈現方式是“有非力之所能致而自至者”,也就是祥瑞。
眼前這些靈稻漲勢如此厲害,不正是大明祥瑞的證明?!
就在這個時候,蘇澈來到了不遠處,他看著這些朝野重臣,笑了笑說道:“今日召集你們,是有一個天大的喜事要和你們分享。”
“咱開辦的農學院,以前被你們詬病不少,說他們並無多少用處,那今天,就把成果放在你們的面前,讓你們看看!”
“鬱善安!”
“臣在!”一個老農官連忙應道。
“說說你們的成果,讓朕聽一聽,讓他們也聽一聽!”蘇澈淡淡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