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勤此刻的心情是絕望的。
他真不知道此事連通空印,事先也沒有任何人和他通個口風,告知他這件事情,如果事先知道了空印的事情被皇帝發現了,那他絕對不會此刻站出來。
他之所以站出來,根本上還是為了維護空印所帶來的利益鏈條。
這可不是個小事兒,空印一事,牽扯太多,太大,利益鏈條可謂是錯綜複雜,沒有人希望空印這個優良傳統就此消失。
在他看來,只要他站出來勸諫,就算招惹了皇帝的怒火,可很快,陸陸續續的就會有各個大臣站出來共同勸諫,讓皇帝收回這個拍腦子想出來的辦法。
事情要複雜化,官員才有最終解釋權,如果一切從簡,那還怎麼有權?
可當方克勤站出來解釋,皇帝陛下直接就要殺了他,並且給了一個誰也無法反駁的理由——方才那一番話的背後意思是,要麼處決掉方克勤,要麼將空印這個事情追究到底。
這話並沒有明說,也沒必要明說。
空印之案,牽扯無數,誰也不希望這事情被追究到底,所以丟卒保帥是基本操作,立刻就有御史舉報方克勤貪汙受賄,事關空印。
此刻方克勤下意識的看向其他人,眼神中帶著一些求救的味道,可那些平時和他談笑風生的大臣,此刻都眼眸微垂,老神在在,就連看他都不看他。
這些人顯然知道了空印的事情,更知道了皇帝想要變法,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站出來……只有他,傻乎乎的站出來,然後被當成了棄子!
這一瞬間,方克勤明白了很多事情,他被針對了!被所有大臣同時排擠針對了!
這些人要用自己的命,來為空印案做結局!
雖然皇帝說要揭過空印之事,不再進行追究,可這空印持續了這麼久,要說皇帝心底沒有怒氣,那自然不可能,所以不少大臣一致決定,要丟出一些棄子出來,用他的命來徹底揭過這件事情!
於是乎,方克勤被選中,成為了這個倒黴的傢伙。
方克勤平時以清流自詡。
他所作所為,也的確如此。
他在濟寧幹知府那幾年,為政清廉,為當地老百姓幹了不少大好事。
方克勤清廉到什麼程度呢?
他從不穿綢緞衣服,一件布袍穿了十年,上面補丁摞補丁。
他住的房屋牆角塌了,他從不想著換個大房子,只用葦蓆擋風。
而房子裡也沒什麼東西,除了書還是書。
他與人交往,從不接受一件禮物。
當時,兗州太守透過他的小僕僮送他兩個水果,他知道後,直接把小僕僮打了一頓,還把水果還回去了。
有一次,一位同鄉送他一隻大雁。
結果他不給人一點面子,當面就拒絕了,還直接宣稱跟人斷交。
每到發工資時,如果他發現上月還有結餘,就送給朋友或直接衝官庫,從不存錢。
但他對朋友從不吝嗇,一位同事要接老母來住,苦於沒盤纏,克勤直接送給他一個月的薪水。
方克勤做官,有一個準則:“民病不救,焉用我為?”
他的風格就是:為民請命,淡泊名利,不畏強權!
方克勤來到朝廷中央後,帶著這股清流之風,被朱元璋委以重任,因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十分合老朱的胃口,如此清流之官,當真視若珍寶,認為這才是為官之楷模。
然而等到方克勤來到這個權力的中央後,其他的官員自然看不上這等沽名釣譽之人——你這麼卷,根本不給我們留活路啊!
就像是一個公司,有一個員工主動加班,還從不要加班費,幹活比誰都勤快,能力也不差,甚至主動給把錢給公司補貼,還特別喜歡喊觀眾口號,要和公司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