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為我擬書吧。”劉表看向蒯良,直接說道。
蒯良看了看劉表,就像是不認識劉表了一般,隨後又看了看蘇澈,完全沒想到這年輕人能勸動劉表。
過了半晌,他忽然笑著說:“遵命,就臣下來擬罪己書!”
這個差事,能好好數落一下劉表的不是,對於此前心生不滿的蒯良而言,簡直是出氣的好機會。
但他也沒有犯蠢,所以寫了三冊罪己書。
第一冊罵得最重。
第二冊罵得中等。
第三冊罵得很輕。
當這三冊拿出來後,讓劉表自己選擇,選擇哪個,可就不能怪蒯良了。
劉表在看到這三冊罪己書的時候,一時間有些糾結,他看著那罵得最重的一冊,頭皮都有些發麻,我真的有這麼過分嗎?這說得也太嚴重了。
他傾向於第二冊和第三冊,這兩冊就很不錯,不過他並沒有獨斷專行,而是問了蘇澈的想法。
蘇澈看了一眼劉表,直接問:“您到底是真的想發罪己書呢,還是想沽名釣譽呢?”
這話一出,劉表咬了咬牙,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了,哪怕不情願,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第一冊,將自己過錯說得很嚴重,罵自己罵得最難聽的一冊!
隨著劉表的這一冊罪己書一出,荊州上下,無不震動,誰也沒想到,劉表竟然會用出罪己書,直接說自己的過錯,而且還罵自己罵得那麼難聽,此外為了贖誤殺劉望之的罪,要殺了自己的親信。
此冊罪己書一出,讓劉表擔心的事情並沒有出現,反而他的威望瞬間漲了不止一點半點。
所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劉表再怎麼說,也是荊州之主,當他低下身,做足了姿態,認真反省自己的過錯,那別人自然更容易原諒他。
大人物總是容易被原諒的,特別是劉表這樣性格的人,更容易被原諒。
隨後。
投奔劉表計程車人瞬間變多了,一時間,劉表的門下,可謂門庭若市。
在蘇澈的建議之下,劉表廣納賢才,讓這些人為自己出謀劃策,他並沒有全部聽取,也沒有一個也不聽。
荊州之地,本就人才濟濟,劉表拿著一手好牌,卻打成了之前那副德行,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因為蘇澈的出現,原本即將失去自己地位的劉琦,逐漸坐穩了繼承人的位置。
劉琦在看到蘇澈成為劉表麾下長史的時候,直接驚呆了,他原本還想招募蘇澈呢,沒想到他根本就不夠資格!
隨著荊州之地的一切,蒸蒸日上。
英靈界中。
諸葛亮看到這些後,卻是悄然嘆息了一聲,原本他對蘇澈寄予厚望,可蘇澈的行為,卻讓他有些失望。
誠然,諸葛亮承認,蘇澈的才智過人,就連劉表這種人,都被他說動了,在他的輔佐之下,荊州之地,一切都向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但問題是,諸葛亮根本就不想輔佐劉表。
這和他想看到的畫面,完全不同。
事與願違,南轅北轍。
所以,哪怕蘇澈做得再好,再如何優秀,都引不起諸葛亮的欣賞,反而越發覺得可惜……明明他是如此的有才學,如此的厲害,為什麼卻要這樣做呢?
可惜啊。
太可惜了。
不得不說。
當有些事情一開始就做錯了之後,無論再如何彌補,都是無濟於事了。
模擬的世界中,隨著蘇澈的一路輔佐,劉表橫掃天下,最終登上了大位,可沒過多久,他就死了,這使得再無人能壓制蘇澈的權利。
在蘇澈的改革之下,這個世界再次進行了君主立憲,蘇澈作為第一任宰相,而劉備則在蘇澈的扶持下,成為了宰相的內定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