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真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出現,陰差陽錯之下,竟然導致信陵君魏無忌撲了個空。
這個時間點,真的是很不湊巧啊。
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可是相當有名的,這位戰國四公子之一,門下食客三千,先是解趙之圍,後十年,又為上將軍,聯合五國擊退秦將蒙驁的進攻。
秦王百般無奈,只能派人持萬金到魏國離間魏王和魏無忌的關係,同時派人到魏國境內假裝祝賀魏無忌登上王位。
如此,魏王更加懷疑魏無忌,於是派其他人代替他執掌魏國兵權,五國攻秦計劃也就此失敗。
魏無忌從此心灰意冷,回到魏國之後,也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最後鬱鬱而終。
這樣一個傳奇人物,竟然因為自己的出現,落到了這種尷尬境地。
蘇澈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評價。
總而言之……
似乎是件好事?
又過了一日,又有新的訊息傳來。
信陵君魏無忌指責趙王的議和行為,說魏國的軍隊已經過來了,而楚國的軍隊也在路上了,為什麼就這麼放走了秦國的軍隊呢?還割讓了五座城池,這是何等愚蠢的行為?
只要再拖一會兒,局勢就會有所好轉,最終的勝利一定是趙國的,秦國必然會被重創,這將是前所未有的大勝!
難道趙國忘記了當初被坑殺四十多萬的仇恨了嗎?竟然就這樣輕易的議和了!
趙王被這一番指責,弄得無地自容。
事情到了這個時候,趙王也意識到了自己幹了一件什麼樣的蠢事。
明明只要堅持一下,戰爭就有可能打贏。
可他卻忘記了當初的四十萬趙軍被坑殺的恥辱,只想著繼續苟活,和秦軍議和,還割讓了五座城池!
最最最要命的是,議和這個事兒,還是趙王自己提出來的,是他主動向秦軍議和的……還用了個計策,宣傳小公子政的與眾不同,並以此為要挾。
當秦軍同意撤軍後,趙王還為自己的計策成功,極為開心呢,卻沒想到,這是秦軍提前知道了援軍的訊息,以此為藉口,順便下了臺階而已!
事情到了這一步,即便趙王知道自己錯了,但他總不能直接承認自己的愚蠢和錯誤啊。
君王就是如此,知錯改錯,絕不認錯!
於是乎,趙王這樣回應了,大概意思是:
此前趙國被攻打了一年多,邯單整整被圍困了一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他們發出了多少求援的聲音出去,卻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半點回應,如果諸國的軍隊早些過來,趙國還會和秦軍議和嗎?
說白了,還是你們這麼久才過來支援,等了這麼久,看不到任何希望,最終只能被迫議和,這是被逼無奈的事情。
難道趙國就必須因為當初被四十多萬坑殺之恥辱,不能議和,只能被滅國嗎?
這有什麼好指責的呢?信陵君的這一番話,實在是沒有半點道理。
不得不說,這樣的回應,乍聽起來,真一點問題都沒有。
站在趙王的角度,的確是如此,如果不是陷入絕望之中,誰願意議和呢?
都城邯單被圍困了一年,都沒看到援軍,他們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信陵君在看到這樣的回覆後,也是無言以對。
於是乎,他將大軍撤回到鄴城,隨後獨自一人,回到了魏國的都城大梁,去見自己的兄長,魏安釐王。
卻見這信陵君魏無忌,此刻脫光了上衣,露出上身,帶著犯人的枷鎖與鉸鏈,跟隨著護衛的指引,一步一步來到了魏王的宮殿前。
魏安釐王盯著遠處戴著枷鎖,緩步走來的魏無忌,卻在糾結:“你說我要不要殺了他呢?”
一直以來,魏安釐王都忌憚魏無忌,此刻他犯下如此大錯,處決他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是似乎一個很好的機會。
一旁,一個相貌柔美,與美女一樣的美男子,微微一笑,說:“為什麼要殺呢?此前您忌憚信陵君的名聲,而現在,他卻犯下這麼重大的錯過,您如果能原諒他,包容他,這不更顯得您的胸懷寬廣,還能讓信陵君徹底折服嗎?”
“是這個道理。”魏王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