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洛斯神色恐慌生怕我們發飆的樣子,尋思他應該不敢耍花招,便招呼小可四處看一看。
村莊不大,簡陋而古樸,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很多用具都是外面淘汰多年不用的,甚至我見到裡面盛東西的碗,用的還都是陶土。
所有的屋門都是敞開著的,大機率村民也從不擔心有小偷。
我進了一家,摸了一下水壺,裡面的水竟然還有點溫。
沙漠裡氣溫高,水不容易涼透,證明村民離開的時間也就在幾個小時之內。
轉了一圈之後,也沒什麼發現。
洛斯的意思,村民沒有任何通訊工具,以往送物資來,也是將車停在胡楊林處,人進來,讓村民去搬,將物資搬到村子之後,僱傭一個叫阿倫索的年輕人,他是沙漠獵人,會用駱駝帶著物資,送往一個水胡林的地方。
水胡林作為中轉站,芙孃的下屬會從木崖古城往返,取物資進去。
眼下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只能在原地等著。
等到傍晚時分。
耳朵聽到呼哨和動物躁動聲。
我們趕緊起身,站到一個土堆壘著的高處看去。
發現幾十位村民,趕著駱駝和黃羊,正從不遠處返來,餘暉傾灑,沙塵滾滾,一副天人合一的絕美畫卷。
洛斯很興奮,對我們說:“村民!回來了!”
沒一會兒,村民全回到了村莊。
他們面板黝黑,肌肉結實,非常典型的少數民族長相。
至於他們是什麼民族,洛斯也搞不清楚。
這也正常,草原、沙漠有不少具有自己特俗習俗的族群,有些四處遊牧,連身份證都沒有,具體什麼民族外人很難區分。
男人絕大部分都只穿一件羊皮衣,另一半膀子光溜溜露在外面,露出憨厚而樸質的笑容。
女人頭上扎著布頭巾,穿著長裙,個子不高,但眼睛都閃爍著溫暖又自信的光芒。
他們見到我們,笑著拍了拍自己的肩頭,衝我們微彎腰。
這算是友好打招呼的一種禮節。
我們也拍了拍肩頭,衝他們微彎腰。
一位濃眉大眼,身材強壯,面板黑紅的年輕人走了過來,先衝洛斯行禮,又衝我們行禮,露出滿口大白牙,講著不太流利的普通話。
“洛,上週才送物資,又要送嗎?”
洛斯點了點頭。
“對!還要送!”
這應該就是洛斯口中的沙漠獵人阿倫索了。
阿倫索先瞄了我一眼,再轉頭看到小可,眼睛徹底移不開了,驚得怔在原地。
如果是別人這麼盯著小可看,肯定顯得無禮而猥瑣,容易讓人發飆。
但不知道為什麼,阿倫索盯著小可,卻讓人感覺到這是一種由衷的讚美和欣賞,目光中溢滿了雄性對美麗雌性原始且粗狂的引力,就像天空熾熱的陽光,單純而熱烈,不僅讓人討厭不起來,反而對這大男孩的審美表示高度認可。
由於對當時那種心理印象太過深刻,後來我曾諮詢過黎沫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