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入修仙途
第六十六章 靈礁群 雨墨助玄龜
雨墨在紫府中觀看玉簡,看完了第一頁,不得知所以然。翻開了第二頁,內容好似還是煉體的總綱,好似討論之言語。
第二頁的內是:論佛之修身。
人之道、仙之道、佛之道,先論佛之道。
佛曰:世上萬物、生生世世、世世生生、百轉輪迴,為何要尋那菩提果。
天地隨緣,萬物皆靈。六根清靜,萬物皆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看山又似山,看水又似水。
看看輕風,鳥語花香,是嘆、是贊、皆一語而不破。
輪迴千轉,萬年修行,皆修之神,神之修先修皮囊,修皮囊皆以苦為樂,修者以苦為甜。
青燈古佛,六慾清靜,晨鐘暮鼓,修身以達者,可盡修神之。
修神達時、皮囊達時,儘可化神成仙,可與天地同壽、可日月同輝。
第三頁的內容:論體。
人之體,生之父母,受累於已,最後還於天地。
佛再曰:生命之輪迴,無始無終,即使生死輪迴。
眾生平等,正信正行,清明本質,破除心邪。
煉體之法,分為靜之煉體、動之煉體。
靜之煉體之法如:禪之煉體,誰人能識,禪之苦,誰人能識,禪之樂,誰知禪之修身。
動之煉體之法如:心神勤動,四體勤動,體之勤,體之勤快,體之快,體之慢,體之修身。
第四頁……。
後面的內容介紹怎麼樣修身養性,怎麼樣煉體之法。
雨墨讀了好久,慢慢的讀懂書中個別的意思,這本書基本上是講,佛家的煉體術。
另一本下冊應該講的是道家的心法,佛與道的結合,也不是一般大能之士,敢想敢做的。
雨墨總結一下,這本書主要講煉體的方法,這真是佛法無邊普度眾生啊!
如今天雨墨也研究起佛法來了。
煉體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靜坐,靜坐于山峰上之巔、靜坐於狂風中、坐於瀑布之下、坐於地漿之畔、坐於江海之下,透過一系列的方法,讓身體達到一個鍛鍊的目的。
另一種是動煉體,強健肌肉、強健面板、強健耐力等方法進行練習。在書中列舉出一些方法。
強肌肉的方法有:
小步跑,達到什麼程度算是小步跑呢?一千步跑下來,跑不到一匝遠,這樣的小步跑就練成了。
後蹬跑,每一步用最大的力量,使身體能達到最快的速度。如有靈力的相助,一步能跨越一座山澗,一穿能跳過大河。
練習的方法還有兩種有意思的:一種叫跑山,就是在一座山頂跑向另一座山頂,要求一天跑十回,每回比上一次都要快一些,長時間的磨練,長時間的練習,才能有一定的收穫。
另一種叫繞山跑,找兩座相近的山,在山下跑,要求曾八字形跑,最開始練習,先跑樹,慢慢擴大跑圈的直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