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七月。
朝堂針對薛延陀部的處置決定終於還是下來了。
太子的旨意送到高陽公主面前,由錦衣衛負責宣旨。
“薛延陀酋首夷男,雖前隙於唐,然太子仁德,念爾素行忠耿,信為突厥餘孽所惑。今幡然改圖,戮突厥殘酋,獻馘闕下,其誠可嘉。”
“特進爵漠綏伯,授正四品折衝都尉,其帳下驍勇,各授軍職有差。敕至之日,即赴長安受職,不得遷延。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跪地領旨的夷男心頭複雜,儘管一早就已經想到了,會是這樣的結果。
但是當聽到,自己要交出薛延陀部的權力,從此留在長安的那一刻,心中還是難免有些失望和頹然。
宣旨的錦衣衛見其神情恍惚,將教旨遞給對方,又幽幽開口。
“漠綏伯,太子另有口諭讓你來長安並非要軟禁你,你今後將會任職于軍機處,我大唐最晚再有幾年便要大舉西征,屆時有的是賺取功名的機會。”
幾個隨同而來的錦衣衛,彼此目光都像是帶著一股穿透力。
時刻盯著如今漠綏伯夷男的反應。
西征?!
能夠被當今大唐的太子,稱為“大舉西征”那其規模必定不是自己能夠想象的,再想想這些年大唐在鎮北道大肆培養戰馬,儲備牛羊
“嘶”夷男倒吸一口涼氣,而後剛剛站起的他,便是再次跪倒,朝著長安的方向便是砰砰叩首。
“臣多謝太子殿下聖恩!長生天在上,今後我夷男若再有二心,死後必遭長生天嫌棄,不入輪迴!”
夷男等人這邊算是柳暗花明。
但高陽公主這邊接到旨意之後,卻有些失落的嘟起了嘴巴。
“太子命內閣籌備漠北鐵勒諸部牧民遷徙,與鎮北道突厥族和漢民牧民混居,設原先鐵勒諸部所在,包括漠北在內為我大唐漠北道,相關建城遣官之事已經在籌備。”
帳內,被貶到貝加爾郡任職的河間郡王李孝恭,已經來這裡快有一年整了。
他看了一眼高陽的反應,撇了撇嘴。
“殿下今後還是要收斂一些,雖說上位乃是您的兄長,但他首先是這偌大帝國的儲君,此次只是將漠北納入朝廷管轄,而並未動你的北海龍騎,這已經是仁至義盡。”
高陽杏眼一瞪。
“那本宮不往南擴,難道往北擴嗎?北面那到了冬天能潑水成冰的鬼地方,要來作甚?!”高陽很不滿,不過倒也知道自己這個行為是犯了忌諱。
只能憤恨的瞪著杏眼,死死的盯著自己面前的一幅堪輿圖。
貝加爾湖資源豐富,但太過侷限,就像是一個被四面圍死的籠子,交通不便和人口稀少是最大的問題。
她想要建立一片足夠讓她在自家皇兄面前驕傲的城池,那人口和資源就必須要爭取。
李孝恭眼睛轉了轉。
像是想到了什麼,乾咳了一聲。
“我聽聞,太子殿下知曉很多事情,甚至於明明沒有去過阿拉伯那邊,卻總能夠說出一些詳細的關於那邊的訊息,或許,公主殿下可以問問太子。”
“如今正巧正是要給楚王殿下準備大婚的期限,其餘一眾皇子們也會回京”
高陽的眼睛倏然一亮。
若是李承乾在這裡的話,看到高陽這幅向北探索過一部分的地圖後,必定能夠一眼認出來,這個妮子這是探查到東西伯利亞高原去了。
那邊氣候更加嚴寒,土地都是凍土。
能發展就有鬼了。
若是再往西一點,前往西西伯利亞平原,那邊有著廣袤的土地和河流,雖說因為春夏時節段,很多作物種植不來。
但像是如今大唐便有的土豆、豌豆以及黑麥,還是能夠種植的。
配合上玻璃大棚和蒸汽供暖,只是前期發展艱難,可並不是沒有機會
此刻還不知道,自家這個不省心的妹妹,雄心勃勃,即將回到長安請求戰術指導的他,正和幾個弟弟們,看著內務府送來的楚王大婚的一些冕服之類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