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門口擺放著一根魚竿,一個魚簍,很顯然,這位被太子親自准許在宮內釣魚的李少保,今日又在海池釣魚了。
虞世南兩人對視,心中不由又是嘆息一聲。
活了八十多歲的人,就是什麼都看得開。
“老臣虞世南(孔穎達),參見殿下”
李承乾笑呵呵的示意他們免禮,又讓王德給他們上茶和點心,沒過一會兒魏王和楚王也趕來,他這才屏退左右。
神色變得肅然,開始聊起了正事。
他語出驚人。
“孤要改革!大改!狠狠地改!”
聽他這股熟悉的“不成功,便成仁”的語氣,再看看此刻李承乾說話時候,那如同霸王項羽破釜沉舟般果決又不容置疑的樣子。
心裡一顫,正端著茶的手,也是跟著一抖。
“殿,殿下”虞世南本能的想要說,讓李承乾從長計議之類的。
倒是太子少保李綱聞言,笑呵呵的開口,一副聊家常般的模樣,滿是期待的看著李承乾。
“看樣子殿下找我們幾個老東西來,已然是心中有了決斷,可有詳細章程?”
李綱看得極開。
便是如今大唐不幸來個二世而亡,他李綱的名字也將會因為擔任李承乾太子少保之位,而標榜史冊,子孫後代之類的事情,李綱也早就已經不放在心上。
他更加好奇的是,究竟是什麼樣的改革,能夠在這位想法很多且雷厲風行的太子口中,都被稱為“大改,狠狠地改”。
李承乾微微一笑。
將在從江南道回來時,在馬車上就開始準備的冊子拿了出來。
李綱接過,孔穎達和虞世南兩人當即湊了上去。
倒是李泰和李佑兩人,一早就已經知曉了自家皇兄計劃做什麼,依舊穩穩的坐在那裡靜靜喝茶。
“嘶”
三人看著那份小冊子。
上面的內容其實不多,但卻有很多細則很顯然是沒有拿出來。
首先為首的看到的第一條“內閣制度”,倒是並沒有引起幾人的驚訝,大唐在貞觀元年太原府開始改革之初,東宮這邊就有過類似的存在,也可以說是內閣的雛形。
只不過關於這個稱呼,暫且也只停留在朝堂六部和左右僕射這種層次。
內閣更多的還是類似於李承乾的秘書處。
但是,如今看來太子殿下是準備真正在國家層面,實施這個制度。
對於文官們來說,這某種程度上算是好事,畢竟,內閣管理之下的朝堂,官員做事,推行某項政策,在得到了君主的准許之後,將會少去很多的掣肘。
而“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也必定會成為文官們畢生追求的至高之位。
不過。
若是這位太子就只是退出內閣制度這一項,又哪裡會被其成為“大改,狠狠地改”呢?
隨著眾人朝著下面看去。
便是笑呵呵的李綱,原本老態龍鍾的面容也變得凝重認真起來。
“天策府政事堂樞密院督察院”
“軍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