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聽聞父皇在成都府之時,除了時時勤勉政務外,更是經常吟詩作賦......兒臣幼時便聽聞父皇不少佳作,不如......贈霍國公一首詩?”
來了!
儘管百官好似全都沒有聽到皇座高臺這邊的動靜,全都“專心致志”的或是彼此閒聊,或是飲酒賞舞,但實際上分明所有人都豎著耳朵。
聽著那禮樂聲中,正在彼此打著機鋒的皇帝父子。
“呵,呵呵......”
李世民裝模作樣的端著酒杯渴了一口。
“贈詩啊,倒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法子,不過......朕著剛剛回來,又是舟車勞頓的,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適合的佳作贈予霍國公,不如這樣......”
他忽而將酒杯在桌子上放下,敲了敲桌子。
待到周圍禮樂暫歇,這才對看過來的百官們開口。
“霍國公勞苦功高,太子提議讓朕贈詩一首,朕覺得此事也頗為不錯,但朕實在是疲累睏乏,一時間也沒什麼佳句相贈,不若這般,咱們君臣同樂,行飛花令如何?”
“若是最後有合適的佳句,朕便下令贈予霍國公,讓史官記錄。”
李承乾含笑,李世民卻是不等眾人說些什麼,便故作沉吟。
想到自己此次回來的時候,帶回來的一些詩詞。
“既然如此,朕方從成都府歸來,如今哪裡的絲綢產業已經發展的有聲有色,就先以‘蜀錦’為題如何?”
他忽而轉頭看向了自家太子,似笑非笑。
“高明自小有名師教導,且如今更是跟隨李師孔師幾人學習多年,不如就由太子先來?”
呵,倒是夠厚顏無恥,這般生硬的將矛頭放到孤這邊來。
李承乾心頭冷笑一聲,父子對視之間。
笑意愈濃。
“好啊,既然如此,便有兒臣先拋磚引玉.....”
李承乾站起身,端著一個酒樽,一副皺眉思索的模樣,讓李世民不由眼中閃過一道得意。
“臭小子,朕是你的父皇,朕便是不要臉,也不敢有人說朕什麼,倒是你......朕就不信這般突兀的題目,你能這麼快做出佳作。”
正在李世民得意的時候,卻忽而聽著李承乾清了清嗓子。
“麟德殿前雪未消,劍南春牒已迢迢。”
“三千蜀錦裁新政,百萬銖錢化鵲橋。”
“錦水鴛鴦驚鼓瑟,驪山燈火黯鮫綃。”
“六宮粉黛承恩夜,誰念昭陵舊袞袍?”
李世民呆住,長孫皇后錯愕。
就連百官,也紛紛在李承乾脫口而出之後,彼此怔神片刻後,猛地倒吸一口涼氣。
臥槽!
這是在諷刺陛下在外浪蕩,忽略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