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是尷尬一笑,盧仕明也是明白。
就前兩天青蜀宮陛下那副樣子,說話都插不上嘴,更別說找機會拿出來東西了。
他看了一眼那上面還有著長安戶部和尚書省、門下省幾部的火漆印章,心中也瞭然為何那日孫義沒有直接說出口,而是想在他離開後再說了。
他輕輕頷首:“孫公公放心,此物本官一定親自轉交給陛下......規矩本官是清楚的,陛下看了,讓本官看,本官再看!”
孫義這才放心的拱手施禮:“那咱家就拜託盧刺史了。”
盧仕明回禮告別。
看著馬車咕嚕咕嚕的朝著城門的方向而去,盧仕明不由搖頭輕輕感嘆一聲。
“伴君如伴虎啊,太監也不好當啊.......”
這邊正感慨著,忽而聽著刺史府中傳來一陣急促的叫喊。
“盧刺史!盧刺史!”
盧仕明回頭,卻見來人竟是巴州府尹,他像是在這裡等了他許久,一看到他便趕忙上前一把抓住他。
“不好了,盧刺史,巴州,巴州春寒霜凍!大片農田苗種被凍死,百姓們損失慘重!登大人正在那邊安撫百姓,但我等急需一批救災款,敢問成都府這邊可否......”
“什麼?!霜凍!?”
盧仕明瞬間大驚,也顧不上其他,趕忙讓人將成都府的財政和農事主官們紛紛招來。
靠天吃飯就是這樣,而身為父母官,盧仕明也經常性的需要應對可能突發的種種狀況。
不過大體上,只要地方沒有出現百姓傷亡的情況,那他所需要處置的便是一些官場法制,以及財政撥付和籌措的事情。
這一忙,便又是一天過去,直到臨近晚膳前,將各項事務都安排妥當的他,這才一個晃神,回想起來,自己好似有什麼事情。
“壞了!”
青蜀宮。
這個時間的李世民陛下,還在批閱奏摺。
似乎是前幾日的《誡子書》讓他頗受鼓舞,今日李世民處理起奏摺,竟覺得頗有種享受其中的味道。
古人說的運籌帷幄,朕如今不外如是......哼哼。
忽而聽到內侍來報,刺史盧仕明求見,他也便是點了點頭。
“呵呵,盧刺史可是要與朕彙報那巴州霜凍之事?朕已經在今日奏本中知曉了......你處理的很好。”
盧仕明擦了下汗,勻了兩口氣這才趕忙在行禮後。
將此前孫義拜託的東西,呈遞到李世民的面前。
“陛下,此物乃是今日孫公公臨走前,託臣轉交給陛下您的,說是太子殿下讓一併轉交給您的。”
李世民聞言,結果一看,在看到上面竟然還有六部和門下中書的火漆封泥之後,神色也是不由一肅。
“哼!這個孫義!當真是越來越辦不成事了!”
他將封泥撕開,開啟文書防水包裝,映入眼簾的乃是一本本文書。
其中最上面的赫然便是一份來自戶部的摺子。
“貞觀六年三月十七,戶部銀外撥欽本”
“鑑劍南道於南六詔懷柔之策進度斐然,成效卓著。特旨戶部,撥付錢款八百萬貫,以供劍南道呼叫,資其軍需民生之用。”
“此項撥付,不計入本年戶部常規預算撥付之內。望劍南道上下,敬謹奉行,精心籌措,將此款用於實處,以固邊防,以安民心,以彰殿下之恩德。”
“此令既出,如律令行。劍南道上下,當恪盡職守,奮勇向前,再立新功,以報國家之厚愛”
“貞觀六年三月十七”
“戶部尚書封德彝 謹奉旨書”
李世民整個人的眼睛都瞬間瞪得溜圓。